•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中宏观察
  • 中宏网首页 >
  • 中宏研究 >
  • 中宏观察 >
  • 正文

宋微:开启中阿友好合作新时代的历史之基

宋微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2022-12-08 14:21:40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北京12月8日电(记者 王镜榕 视频报道 郭霖滨) 12月8日,在抵达利雅得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并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沙特《利雅得报》发表题为《传承千年友好,共创美好未来》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同阿拉伯国家陆续建交,双方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守望相助、风雨同舟,成为平等相待的好朋友、互惠互利的好伙伴、同甘共苦的好兄弟。”

  “1949年,新中国诞生。上世纪50年代,阿拉伯国家相继独立。新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在维护民族尊严、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始终相互支持,开创了中阿友好交往的新纪元。”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宋微在接受本网记者专访时回顾历史并指出,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倡“求同存异、协商一致”的原则,赢得了亚非国家的广泛赞誉,也因此开启了中阿建交的大门。

  以下是宋微访谈: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始终将阿拉伯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视为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基本力量,因此中国决不为自身利益牺牲阿拉伯国家的根本利益。

  例如,1954年10月,阿尔及利亚掀起了反对法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国对阿尔及利亚的民族解放斗争给予了大量的物资援助并严厉谴责法国对阿尔及利亚人民的镇压。1958年,阿尔及利亚宣布独立,立即获得了中国的承认。1958年12月,毛泽东对来访的阿尔及利亚军备和供应部长说:“阿尔及利亚对整个世界贡献很大,(中国)应该表示支持,因为你们在反对帝国主义,跟我们的斗争一样。这是我们的国际义务。”1961年,后来成为法国总统的密特朗参议员访华,带来了戴高乐总统的亲笔信。戴高乐在信中表示,法国愿意考虑与中国建交,但条件是中国必须放弃对阿尔及利亚的支持。尽管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中美关系紧张对抗、中苏关系日益恶化,改善与法国的关系对于中国的对外战略极为重要。但是,毛泽东却回绝了密特朗带来的建交条件。陈毅外长则干脆地说:“我们对中法建交可以等待,但我们对阿尔及利亚人民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支持将一直持续到他们的独立斗争取得最后胜利为止。”毛泽东在会见阿尔及利亚客人时说,中法建交“有两个条件,一个是要同蒋介石断绝外交关系,一个是不能干涉我们援助你们,如果它把干涉我们援助你们当作一个条件,我们不干”。1962年,法国正式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此后中国才与法国启动了建交谈判。

  中国真实亲诚的立场赢得了阿拉伯国家和阿拉伯人民的信任,为中阿关系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由此可见,平等互利、真实亲诚的正确义利观始终是中国处理与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重要指导原则。中国始终支持阿拉伯各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支持阿拉伯各国政府奉行和平中立的不结盟政策;支持阿拉伯各国人民用自己选择的方式实现团结和统一的愿望;支持阿拉伯各国通过和平协商解决彼此之间的争端;主张阿拉伯各国的主权应当得到所有其他国家的尊重,反对来自任何方面的侵犯和干涉,赢得了阿拉伯国家和阿拉伯人民的信任,为中阿关系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编辑:王镜榕
审核:蔡旭东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