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中宏观察
  • 中宏网首页 >
  • 中宏研究 >
  • 中宏观察 >
  • 正文

5月物价走势怎么看?中宏观察家表示宏观政策仍会保持相对稳定

2019-06-13 10:26:48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北京6月13日电(记者王镜榕)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国家统计局12日发布了2019年5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对此,中宏观察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就物价走势等话题接受了本网专访。

0305_副本.jpg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

  CPI同比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动力

  中宏网记者:从环比看,CPI由上月上涨0.1%转为持平;从同比看,CPI上涨2.7%,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您对此怎么解读?涨幅扩大趋势是否会延续?

  刘向东:5月份,CPI同比攀升至2.7%,接近于3%的通胀警戒线,其中支持CPI同比上行的结构因素是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同比增速攀升至7.7%,月环比增速上升0.2%,其中鲜果和猪肉价格同比上涨26.7%和18.2%,分别拉动CPI同比上涨0.48和0.38个百分点,主要是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从环比看,鲜果价格月环比上涨10.1%,影响CPI上涨约0.2个百分点,而今后随着时令鲜果供应逐步增加,鲜果价格再度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相比于鲜果价格月环比上涨,推动CPI同比上涨的猪肉价格月环比下降0.3%,意味着猪肉持续上涨动力不足。受非洲猪瘟、进口减少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同比虽仍有持续上涨的压力,但随着天气变热等因素造成消费需求偏弱,猪肉价格推动CPI大幅上升的基础并不存在。相比较于食品价格同比的大幅上涨,非食品价格同比涨幅有限,拉动CPI同比上涨的幅度不大。国内消费需求减弱可能给CPI同比上涨构成压力。总体上看,CPI同比并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动力,尽管去年价格变动形成的翘尾影响6月份进一步达到1.6%的高点(7月份1.3%),但总体看总需求层面并不支撑通胀上行,CPI同比破3%的可能性不大。

  PPI同比仍呈现回落态势

  中宏网记者:从环比看,PPI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从同比看,PPI上涨0.6%,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您对此怎么解读?

  刘向东:5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0.6%,环比上涨0.2%,涨幅较上个月均略有回落。前期主要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政策因素影响,PPI曾出现过一段时期的同比涨幅攀升,但是随着去产能等政策效果递减,PPI同比增速逐步回落,伴随全球工业品需求放缓,PPI同比增速仍会处于下行通道。尽管受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国际油价有所攀升,但全球需求和贸易增速放缓,国际油价持续上涨不具有坚实的基础。而且,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乏力,国内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0.2%,环比持平,今后有可能转为同比下降。

  宏观政策仍会保持相对稳定

  中宏网记者: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以来,有观点认为应对宏观政策相机调整,结合我国1到5月经济表现,您怎么看当前的政策动向?

  刘向东:虽然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引发市场预期变差,但我国之前已经采取了"六稳"的系列政策措施,有效地稳住总需求。从前5个月的经济表现看,进出口、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社会零售总额等增速有所放缓,但总体是在预期之内的,并未出现断崖式下降。一方面,确实表现出中国经济有较强的韧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前期已经出台的六稳政策逐步见到实效。在当前形势下,中美经贸摩擦带来的冲击尚在预期之内,因此没有必要采取更激进的政策措施。从通胀形势看,货币政策仍有较大的空间维持稳健略偏松的状态,而财政政策亦可保持现有节奏。当前,我国经济仍保持平稳运行,尚未显现出外界预估的悲观情形,但重点还是要防范中美经贸摩擦升级可能带来的更大风险包括出口、金融、产业转移等形势恶化,为此要做好准备,必要时及时启用政策工具箱中的储备政策,继续做好六稳工作。

编辑:王镜榕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