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体系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推进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打破了传统信用建设模式,以“全量归集筑根基、精准修复提活力、全域宣传树导向”的创新实践,聚焦信用信息归集、修复提升、宣传教育等关键环节,构建起“数据筑基、修复赋能、文化润心”的信用建设新格局,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信用动力。
一、创新归集机制,打造信用数据“超级池”
建立全领域信用信息归集新模式,以破解信用信息归集不全面为突破口,在严格执行“十公示”信息原路径归集基础上,将合同履约、信用承诺、重点人群档案等高频信用信息纳入全量归集范畴,通过“部门专人负责、平台实时对接、数据动态更新”的闭环机制,确保信用信息“应归尽归”。截至目前,全旗已累计归集“十公示”信息2.3万余条、重点人群档案信息614条、信用承诺9416条,构建起覆盖政务、市场、社会等多领域的信用数据“超级池”,为信用监管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核心数据支撑。
二、构建“信用+”生态,实现信用修复提升“加速度”
聚焦市场主体信用痛点难点,创新打造“宣传引导—流程优化—等级提升”的全链条信用修复体系,推动信用修复从“被动受理”向“主动服务”转变。一是创新“信用+政策”服务模式,制作印发《信用修复指引手册》200余份,深入园区、企业开展信用修复指导及诚信企业申报宣讲,将信用修复与中小企业各项惠企政策宣讲紧密结合,形成“信用+政策”的服务合力,全方位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创新发展。二是建立失信动态清零机制,严格落实信用修复管理办法,截至目前,指导市场主体完成主动修复150起,督促21个政府部门开展信用修复,其中10个部门已完成修复任务,政务与市场信用双向优化。三是实施信用评价“提质工程”,通过归集企业资质、荣誉等关键信息763条,精准提升企业信用等级。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旗优、良级企业达6421家,环比增长1.9%;中、差级企业降至219家,环比下降3.9%,信用评价“优增劣减”态势显著。
三、打造立体宣传矩阵,培育诚信文化“新高地”
以培育全社会诚信自觉为目标,构建“示范引领+全域渗透”的信用宣传新格局。一是实施诚信主体“梯次培育”计划,累计培育诚信达标、示范企业1908家,推荐198家诚信达标企业升级申报示范企业,其中99家通过自治区初审、12家已成功申报为诚信示范企业,形成“培育—升级—示范”的良性循环。二是开展“线上+线下”全域宣传行动,组织23个部门联动开展诚信宣传活动20余次,线下通过横幅、电子屏等方式构建“视觉矩阵”,线上依托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方式打造“指尖课堂”,发放《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信用条例》等材料400余份,让诚信理念走进机关、企业、园区,营造出“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的浓厚氛围。
下一步,鄂托克旗将持续深化信用体系建设,以更精准的归集、更高效的修复、更广泛的宣传,不断提升信用建设规范化、智能化水平,让诚信成为全旗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纪婷雨 梁帆帆 牛晶晶)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