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暮色中的喜镇苏庄,青石板路泛着温润的光。牛旭宇轻轻牵起妻子的手,回想起两年前在这里参加集体婚礼的场景。没有奢华的排场,却有着全村人的祝福,新人的笑容比任何彩礼都耀眼。
“从那天起,我们就认定,日子要靠两个人互相扶持着过。”牛旭宇的话语里满是温柔。这份因新型婚育文化结缘的爱情,只是晋城婚育新风尚的一个缩影。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从古朴的村落,到繁华的都市,一场关乎爱与责任的文明变革,正悄然绽放。
春风化雨 播撒文明新种
近期,全省“提升托育服务质量共建生育友好社会”主题活动在喜镇苏庄拉开帷幕。古街上,义诊台前,医生耐心地为老人们检查身体;政策咨询点旁,工作人员正细致地为年轻人讲解婚育新政策。一位抱着孩子的年轻妈妈认真地听着优生优育知识,不时点头记录。这样温暖的场景,在晋城的大街小巷不断上演。
晋城市计生协以创新的宣教模式,编织起一张覆盖全市的文明网络。线上,精心制作的短视频、图文推送,将婚育新观念传递到每个角落;线下,413场宣传活动、216次慰问走访,让关怀真正走进群众心里。更令人感动的是青春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城区职业中学的老师李丽娜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2019年的冬天,李丽娜第一次参加培训。那些充满智慧的课程设计、生动的案例分享,让她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回到学校后,她迫不及待地拉上同事,一头扎进青春健康教育工作中。从策划活动到编写教案,从组织课堂到课后交流,每一个环节她都倾注了全部心血。在她的努力下,晋城市青春健康教育基地在城区职业中学落地生根。
“爱的奇迹”课堂上,孩子们围坐在一起,通过角色扮演感受生命的珍贵;“夏佳的决定”活动中,大家激烈讨论,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看着孩子们清澈的眼神中渐渐有了坚定,李丽娜知道,这些努力都值得。2025年,当她成为晋城市首位国家级青春健康主持人时,她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家风传情 涵养文明新风
深夜的陈佳浩家中,台灯下,丈夫正小心翼翼地陪着女儿搭乐高。曾经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他,如今会为了女儿的一个笑容,推掉所有应酬。这份转变,源于晋城市计生协举办的“我爱我家”短视频征集大赛。陈佳浩翻看着手机里的视频,眼眶有些湿润:“以前女儿看到别的孩子和爸爸玩,眼神里都是羡慕。现在,她每天都盼着爸爸回家。”
这场持续三年的活动,记录了无数家庭的温馨瞬间,更唤醒了人们对家庭责任的重视。一个个普通家庭的故事,通过镜头传递出新时代婚育文明的温度,也让这个项目成为全国婚育文化创新的典范。
在喜镇苏庄,每年的集体婚礼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爱在七夕”全省百对职工集体婚礼上,新人们身着传统服饰,在古戏楼前许下誓言;军人集体婚礼中,身着军装的新人英姿飒爽,诠释着别样的浪漫。这些简约而不失庄重的仪式,让“婚事新办、简办”的理念深入人心。
沁水县龙港镇青龙村的网格员丁娅莉,每天穿梭在村里的大街小巷。自从婚俗改革被写入村规民约,她的工作更忙碌了。但看到村民们主动简办婚事,邻里关系越来越融洽,她觉得再辛苦也值得:“现在大家都明白,真正的幸福,不是比谁的婚礼办得更风光,而是一家人平平安安、和和睦睦。”
政策暖心 守护家庭希望
沁水县一户普通人家的客厅里,女主人轻轻抚摸着颈上的伤疤,声音哽咽:“22万的手术费,医保报完还要自己掏5万多。那段时间,我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就在她最无助的时候,计生协送来了1万元大病补助。这笔钱,不仅缓解了经济压力,更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希望。
自2022年起,晋城市推出“八重保障”政策,像一张温暖的网,将计生特殊家庭紧紧守护。从生活补助到医疗保障,从养老服务到丧葬关怀,每一项政策都饱含着对这些家庭的关爱。三年间,1419.44万元的投入,惠及9841人(户)次,让无数家庭重燃生活的信心。
在泽州县,王丽夫妇抱着熟睡的三孩,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生育补贴、奶粉补贴、保教费,一笔笔及时到账的资金,让这个普通家庭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温暖。“以前总担心养不起,现在政策这么好,我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王丽的话语,说出了无数家庭的心声。
同心筑梦 共绘文明新篇
清晨的晋城市优生优育指导中心,“孕妇学校”里座无虚席。产科医生用生动的语言讲解科学育儿知识,准妈妈们认真地做着笔记;晋城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室里,青春健康同伴社的同学们正通过情景剧,探讨着正确的恋爱观;青龙村的文化广场上,村民们围坐在一起,热烈讨论着婚俗新规。
在晋城,新型婚育文化建设早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政府部门精心谋划,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普通群众热情支持,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这场文明变革添砖加瓦。
从喜镇苏庄的集体婚礼,到城区校园的青春课堂;从计生特殊家庭的暖心帮扶,到普通家庭的政策关怀,晋城用爱与责任,书写着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的动人篇章。这些温暖的故事,这些平凡的坚守,汇聚成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强大力量,让这座城市充满了生机与希望。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晋城正以独特的方式,描绘着婚育文明的美好画卷,让文明新风温暖每一个家庭,照亮每一个人的幸福之路。(文/郝东亮 张学敏 图/张学敏)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