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为推动粮食生产,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深入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融合发展。通过高产创建、单产提升,以多维度组合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测产组专家查看一团金银川镇冬小麦成熟情况 林国强 摄
6月23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邀请新疆农业科学院、新疆农垦科学院、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兵团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等单位相关专家,对一团金银川镇百亩千亩万亩高标准创建示范田进行实收测产,结果显示百亩方746.3公斤、千亩田736.6公斤、万亩片707.6公斤,其中千亩田、万亩片实收产量高于去年。
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练文明说:“一师冬小麦‘百千万’的创建,万亩片一亩产量较2024年提升了4公斤,千亩方的单产提升了6公斤,确实取得了很好的创建效果。”
2025年,第一师阿拉尔市围绕国家提出的《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同时,提升各类作物产能。尤其在冬小麦种植中,当地以南疆主栽品种“新冬55号”和“阿农冬6号”为主,大力推广冬小麦缩行增株主茎成穗、滴灌水肥一体化、精细化调控等技术,依托兵团、师市、团场、连队、企业五级农业推广技术服务力量,全力促进冬小麦单产提升。2025年,第一师阿拉尔市粮食生产实现了面积、单产、总产的三提升。
兵团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推广研究员宋敏说:“今年冬小麦的穗数比较高,穗粒数也比较多,整个产量结构比较合理,这主要得益于加强了主推技术的推广。根据这次测产情况来看,今年可以有一个很不错的产量。”
“十四五”以来,第一师阿拉尔市实施百万亩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千方百计扩面积,多措并举提单产,激发了职工群众种粮积极性,粮食种植面积逐年增长。仅冬小麦种植面积就从7万多亩增加到38万亩,且实现全程机械化,让职工种粮更轻松。
收割完冬小麦,职工抢抓农时复播谷子 林国强 摄
一团金银川镇十一连职工杜鹏说:“现在冬小麦从种植到收割,全程都是机械化,半天左右的时间,我这块地就收完了,还是很轻松的。”
第一师阿拉尔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袁劲松说:“我们有自己的专业技术团队,除了育种方面,在栽培技术的配套上他们做得也非常到位,每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他们都会深入团场连队、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
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多年来,第一师阿拉尔市始终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主动调整种植结构,大规模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围绕大面积单产提升,梯次开展高产攻关、高产示范和高产带动项目,冬小麦单产、总产逐步提高,连续两年创下南疆区域性高产纪录。
与此同时,当地还抓住南疆积温高的优势,加大二茬粮食复播工作力度,麦后玉米、谷子、水稻、高粱等农作物协同发展,进一步夯实了粮食生产根基。2024年,第一师阿拉尔市粮食种植总面积达到82万亩,同比增加11.4万亩;总产46.8万吨,同比增加5.3万吨,实现面积产量双增。(第一师融媒体中心 林国强)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