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地方发展
  • 中宏网首页 >
  • 地方发展 >
  • 正文

“一田一码”开启南京耕地保护“码上时代”

2025-06-26 17:22:12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讯 2025年6月25日,是全国第35个土地日,一场关乎粮食安全的数字化变革正在江苏南京悄然发生。随着全市首个为耕地资源“一田一码”精细化管理工作服务的智能无人机机巢在高淳区漆桥街道投用,南京的耕地保护工作开启了从“人防”迈向“技防+智防”的全新时代。

  科技赋能:三天巡遍全域的“耕保神器”

  “以前管地靠腿跑,现在无人机一飞,十公里耕地尽收眼底,连田埂边新长出的杂草都清晰可见!”在南京市高淳区漆桥街道双联村的高标准农田里,漆桥国土资源所所长江爱华激动地介绍着这个三天就能完成全域巡查的“耕保神器”,“无人机不仅速度快,还能精准捕捉耕地异常,一旦发现抛荒、动土等情况,系统立即预警,我们也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制止、整改,大大提升了保护效率。”

  江爱华介绍说,未来无人机还将依托机巢实现自动巡航、自动充电,对试点农田进行全覆盖、智能化监测,真正实现“发现—处置—反馈”闭环管理,还将逐渐扩展到全市各区的耕地保护工作之中。

111001100001000010301034532571.jpg

  一田一码:给耕地办张“数字身份证”

  作为全国“土地日”耕地保护的重磅实践,南京正以“一田一码”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为每块耕地赋予专属“数字身份证”,开启耕地保护的“码上时代”。

  什么是“一田一码”?通俗来说,就是给每一块耕地生成一个唯一的二维码,如同“数字身份证”。手机扫码,地块的性质、是否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利用要求等信息一目了然。这套系统的核心,就是构建“高清影像自动检测+无人机辅助识别+人工核查”的动态联合监测体系——卫星遥感“天眼”扫描全域,无人机“千里眼”近距离侦察,地面大数据平台实时更新,让每一寸耕地的细微变化都无所遁形。

  值得关注的是,“一田一码”同时正在推动多部门数据融合。通过构建统一的“智慧底图”,实现耕地、林地湿地和高标准农田、标准化菜地等数据的共建、共认、共享、共用,规划资源、农业农村、林业等部门可协同解决耕地与林地湿地的空间矛盾,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原则优化布局,让每块地都找到最佳用途。

000100001031.jpg

  随着“一田一码”试点工程的纵深推进,漆桥街道预计今年8月底前将完成全流程试点任务。该试点探索形成的“高淳方案”,将为年底前全市“一田一码”全域覆盖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这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筑牢粮食安全的关键一步。”南京市规划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田一码”让每寸耕地都有了智慧“大脑”,未来将继续以科技赋能耕保,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结出更丰硕的果实。(图片来源:南京市规划资源局)

编辑:魏源
审核:王明月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