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地方发展
  • 中宏网首页 >
  • 地方发展 >
  • 正文

3.3万亩番茄订单谱写兵地共赢“甜蜜”新篇

2025-05-22 14:18:15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这是最后一盘番茄苗了?”

  “是,大棚里的番茄苗都卖完了!”

  晴空万里,暖夏葱郁。在九师白杨市团结农场,六连职工卢安林正将番茄苗送入货车。载满番茄苗的货车向远方驶去,忙碌一整天,卢安林身心俱疲,但他的眼里是藏不住的喜悦。

dfb.jpg

  卢安林是团结农场六连有名的育苗户。2024年,卢安林承包了36个大棚,专门培育制酱番茄幼苗,获得了不菲的收入。今年,卢安林又新承包了38个大棚,在新疆鸿翔番茄制品有限公司的帮助下,74棚番茄苗全部售完。

  “以前我自己也种番茄,现在我是专门育苗,把培育好的番茄苗卖给其他种植户。”面对记者,卢安林算了一笔收益账:我现在一个棚可以移栽60多亩的番茄地,刨去水电、种源、育苗盘等各类成本,一个育苗棚可以挣4000至5000元。短短二三十天的移栽季,卢安林保底能挣30万。

  从种植户转变成育苗户,卢安林承担了不小的风险。不同于种植户的稳定收入,育苗更容易受到市场需求波动的影响。龙头企业的持续帮扶让卢安林充满底气,无论市场如何变化,卢安林的收入都能有保障。

jhm.jpg

  “现在种植户基本是和企业签订订单,从品种选育,到大棚管理,再到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都有制酱厂的技术员提供专业指导,我基本不需要操心。”提起未来,卢安林充满期待,“今年的番茄苗卖得特别好,明年我希望能挣更多钱。”

  以龙头企业为抓手,构建“企业+农户”的订单农业种植模式。广泛普及的番茄订单正持续释放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红利,不仅助力师市职工群众增收,更带动了周边县、乡经济发展。

  “这是我今年种的200亩地番茄,全部都是我和九师番茄制酱厂签订的订单,我们已经合作了好多年了。”额敏县阿尔夏特村村民孙德利指着眼前的番茄田地向记者介绍道,“我种了不少作物,种来种去,还是番茄最省心,最挣钱。”

  阿尔夏特村土壤肥沃,沙质化土壤较多,非常适合番茄生长。每年育苗季开始之前,新疆鸿翔番茄制品有限公司的技术员都会提前来村里进行土壤检测,和农户们签订订单。去年,孙德利通过订单种植番茄挣了十多万,良好的种植效益让他成了村里的种植能手,不少农户向他询问“致富经”。

gjmn.jpg

  “我们村现在种番茄的农户越来越多,从以前的只有我再种到现在的十来户人家都在种。有好多人都来找我请教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其实我也说不上来啥。我这边做的都是些最基本的田间管理,按技术员指导操作,再加上订单保障,收入自然就上来了。”孙德利笑着说道。

  农业订单保障农户收入与耕种效益,订单收购保证原料供给与产品质量。得益于订单化的农业种植模式,链前种植与链后加工形成紧密衔接。持续壮大的制酱番茄产业链进一步助力兵地双方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效提升了整体产业链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新疆鸿翔番茄制品有限公司副经理康双洪表示,该公司在九师白杨市及周边县乡签订番茄订单3.3万亩,目前已完成移栽28422万亩。今后将继续做好技术指导与服务保障工作,通过精细化管理和全程技术支持,力争实现高产高效,保障农户收益,稳固产业链发展,助力种植户与公司实现互利互惠,谱写兵地共赢的“甜蜜”美好篇章。(第九师融媒体中心)


编辑:吕丽明
审核:吴娜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