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您好,一路辛苦,现在我们要进行安全检查。”5月15日10时许,一辆物流货车缓缓停靠在巴公镇某快递网点卸货台前。刚熄火,晋城市泽州公安民警辅警便敲开了驾驶室的车门,进行例行安全检查。
如今,快递已经融入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快递业简便快捷、人货分离、犯罪成本低的特点,很容易引发各类治安问题。为此,泽州公安立足“主防”理念,创新构建寄递物流行业“全链条、多维度、常态化”安全监管体系,通过机制联动、精细管理、宣传引导三管齐下,推动行业监管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预防”转型,形成跨部门、多警种、全要素的协同治理格局。
机制联动:从“单打独斗”到“攥指成拳”
“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这‘三个100%’制度可不能马虎,这都是保障安全的关键环节......”5月8日11时,泽州县公安局治安大队联合邮政管理、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对辖区内寄递物流企业分拣中心与营业网点进行全面“体检”,逐一检查核对员工从业信息档案,并会同法院、司法所等部门建立联调机制,摸排化解员工纠纷、货运合同纠纷等各类隐患矛盾6起。
为全面加强寄递物流业日常监管,泽州公安对内打破警种部门壁垒,联合治安、刑侦、禁毒、食药侦、派出所等多警种,对寄递物流企业的经营规模、业务范围、从业人员等开展全面摸排,形成网上与网下、打击与监管相互反馈、相互促进的工作局面;对外积极对接邮政管理、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烟草专卖局等部门,构建联席会议、联合调研、专项检查、配合办案、信息共享、线索移送等六项协同治理工作体系,形成“公安+N”的监管框架,增强监管合力,有效提升寄递行业安全监管水平。
“快递的体量逐年增加,光靠一个部门单打独斗很不现实,为此我们不光打破警种壁垒,还与邮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了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合力补足各自监管工作中的短板弱项。”治安大队长孔祥蕴介绍,通过强化联动机制,目前已经开展了32次联合执法,寄递物流企业的监管力度得到进一步加强。
精细管理:打好安全“组合拳”
“C级企业每月至少检查3次,必须限期整改。”在泽州公安治安要素管控平台上,全县寄递物流企业被划分为A、B、C三级动态管理。系统根据企业警情数量、安防设备、制度落实等指标自动赋分,对评分较低的C级企业增加检查频次并约谈负责人。实施分级管理以来,涉寄递物流警情同比下降18%,企业隐患整改率提升至96%。
针对行业监管难点,泽州公安建立“日调度、周研判、月通报”机制。各派出所每日收集企业可疑包裹线索,每周汇总安全检查情况,重大节点实行“一日一查一报”。此外,公安与企业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企业需完善“人防、物防、技防、制度防”四重防线,并通过专项培训指导企业建立自查自纠台账。
针对利用寄递物流渠道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实行回溯倒查,复盘案件过程,从中发现监管漏洞和相关人员责任,一方面完善和强化监管举措,一方面通报行业主管部门依法对相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罚。
宣教结合:凝聚共治“向心力”
“收到中奖二维码要注意哟,不要以为自己撞大运了,说不定是个陷阱。物流寄递高峰期间,谨防不法分子利用快递行骗。”4月22日,巴公分局民警走进10余家物流快递商业门店,向业主讲解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知识,帮助寄递业主及顾客筑牢识骗防诈的堤坝,挤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空间,护航物流寄递行业健康发展。
为进一步提升寄递物流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泽州公安组织对辖区寄递物流企业从业人员开展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发现、识别禁寄物品能力,教育从业人员一旦发现寄递枪支弹药、管制器具、毒品、爆炸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和电诈作案工具、诈骗二维码等禁寄物品,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
另一方面,在学校、村(社区)、居民院落、广场、各寄递物流企业和营业网点等广泛宣传实名查验登记和禁寄违禁物品相关规定,宣传开包验视、过机安检等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推动了寄递物流企业健康运行。
下一步,泽州公安将持续与各部门紧密配合,从制度学习、隐患排查、行业发展等多方面协同发力,全方位保障邮政快递业安全稳定,推动行业行稳致远,为群众提供安全、高效的寄递服务。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