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产教融合
  • 中宏网首页 >
  • 产教融合 >
  • 正文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经E纬武”实践支队赴武汉开展车路协同主题调研

2025-01-28 00:13:09 中宏网湖北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湖北1月28日电(记者 江发权 通讯员 王亦卓)1月15日至21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经E纬武”实践支队赴武汉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围绕“AI+社会治理”主题,重点聚焦车路协同领域及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的结合。

2036642860.jpg

  聚焦车路协同:武汉实践意义深远

  武汉作为中国中部的交通枢纽,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其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车路协同技术,通过融合车联网、智能路侧设备与人工智能,推动了交通治理模式革新。这一技术有效缓解日益严重的交通压力,还推动了低碳绿色交通发展,成为智慧交通领域的重要突破口。

  在产业与技术层面,车路协同推动了传统交通产业升级,催生了新兴产业的崛起。武汉的技术实践为全国智能交通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

  多维度调研:从政府到基层的全面探讨

  在为期七天的社会实践中,“经E纬武”支队从政府、高校、企业及基层等多个维度开展调研,全面了解车路协同技术的产业应用与技术进展。

  支队与多家政府部门、高校和企业进行了深入交流访谈,涵盖车路协同技术的最新研发、产业化推进以及社会层面的反馈。支队通过与基层的直接互动,包括街头调研与座谈,深入了解了车路协同技术对普通市民、驾驶员以及各产业的实际影响。

753014779.jpg

  产业与技术: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

  调研中发现,车路协同技术的普及有助于缓解交通压力,也为多个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智能网联技术推动汽车制造升级,华砺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在智能网联领域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智能汽车计算芯片研发、及相关解决方案的落地应用。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在智能交通技术研究与应用上作出积极贡献,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技术企业提供创新的基础设施和政策支持,推动智能交通技术产业化进程。

  企业和机构的合作促进了智能交通产业发展,还带动了汽车制造、通信技术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协同增长。

  产学研融合:加强协同推动技术落地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支队深入了解了武汉本地产学研合作的具体情况。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与企业的合作,如激光雷达项目,通过企业需求推动技术研发和实际装备转化,正是产学研融合的重要体现。相关技术通过企业转化为实际装备,与华为等公司合作收集道路信息,推动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实际应用。

  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政府和高校需紧密结合,共同推动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技术的发展。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与社会稳定,企业通过市场需求推动技术快速发展,高校在技术研究和创新方面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

462023862.jpg

  展望未来:以武汉经验推动全国智慧治理

  此次社会实践加深了支队成员对AI技术在社会治理领域应用的理解,也为智能交通建设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团队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对车路协同技术的研究,结合不同地区的产业特点与经济需求,探索更具普适性的解决方案。

  车路协同技术,相较于单车智能,具备更强的系统性与协同效应,可有效提升整体交通效率与安全性,尤其在我国当前快速发展的智能交通与城市治理背景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它是推动智能交通产业创新的关键技术,也是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经E纬武”支队通过此次武汉实践,为智慧城市建设注入了新的思路,也彰显了高校学子在推动科技服务社会与产业发展的责任与担当。(图源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经E纬武”实践支队)

编辑:魏源
审核:蔡旭东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