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营商环境
  • 中宏网首页 >
  • 营商环境 >
  • 正文

市场监管指标|哈尔滨:坚持数字化监管和为企服务并重 打造协同高效规范有序的市场监管环境

2023-04-11 11:02:55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市场主体的成长环境是城市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哈尔滨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重要指示精神,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实现振兴发展晋位赶超的重要抓手。在深化“放管服”改革进程中,通过数字化赋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真正实现市场主体“放的开、管的住”,注重做到严格监管与包容创新并行、助企纾困与激发活力并重,推动营商环境市场监管指标各项措施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一、坚持公平公开监管,构建“五个一”工作机制

  充分发挥数字化建设的引领作用,全面提升市场监管效能。哈尔滨人民政府在全市范围内着力打造了集制订计划、发起任务、匹配人员、结果录入、审核公示于一体的“双随机、一公开”智慧监管平台,建立了市场监管局“一部门”统筹、33个市直单位联动的联席会议,按照行业分类“一战线”主导、相关部门联合开展执法检查,“一清单”事项之外无检查,“一张表”列明检查程序、内容、标准,“一平台”归集整合信息的市场监管工作机制,为市场主体经营发展提供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各类市场主体年均抽查检查不超过1次,切实做到企业有事上门、无事不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已走上标准化、智慧化轨道,实现了市场监管领域全覆盖。

  二、坚持分级分类监管,持续完善信用体系

  以大数据建设为支撑,不断推进数字化信用体系建设。在信用管理方面,建立信用风险分类数据监管平台,根据行业特点科学研判企业违法失信的风险高低,确定信用风险等级,实行差异化监管。

  通过归集整合市场监管、税务、住建、海关等16个部门、24类行业监管信息,建立信用评价标准,在食品领域率先推行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有效提升了监管靶向性、精准度。

  在信用应用方面,全市以信用报告代替企业“无违法违规证明”50余万次,各类市场主体应用“码上诚信”近61万户,占市场主体总数的56%,企业信用状况扫码即知,信用良好企业享受“信易贷”融资贷款、政务服务“绿色通道”等政策优惠,应用领域已达21个。在信用修复方面,在全国率先开展“承诺即修复”试点,政府主动代办、“零周期”修复企业信用,企业经营全链条信用监管体系初步形成。

  三、坚持数字化赋能,积极推进智慧监管

  积极运用数字新技术手段,创建了“企业自查+政府检查”新型智慧监管模式。通过监管系统互联互通和监管数据共享共用,强化社会监督和协同监管。

  在政府监管层面,通过全程电子化检查留痕,将市场监管领域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执法文书录入系统,检查时自动关联,做到检查业务标准化,达到一人多能、融合监管,通过监管后台实时查看一线监管人员检查进展情况,对检查数量、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定,实现人员考核标准化。

  在企业自查层面,建立智能预警平台,在学校食堂、锅炉房等高风险监管场景中试点运行人脸白名单和体温检测,对非专业操作人员非法操作及体温过高的情况进行智能识别,并形成实时预警信息推送到单位负责人和监管人员手机中,避免安全事故。在电梯上安装物联网设备和智能摄像头,实时监测电梯运行状态、故障数据分析,对电梯进行动态风险研判及预警,有效防范风险。通过人工智能的应用,推进智慧监管走深走实。

  四、坚持“数字+服务”融合,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深入推进数字化政务服务建设,持续提升便利化服务水平。

  一是大力推广“网上办”。在办事大厅、网上平台、自助端、移动端同步实行“一网通办”。市本级和区县(市)政务服务部门的1.91万个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最多跑一次”率、“零跑动”率分别达到96.1%、98.8%和83.6%。以数据共享赋能开放应用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打通省市专网业务系统48个,归集数据资源300类、数据子项2355个,可调用数据百亿量级。

  二是不断优化“掌上办”。通过“e冰城”政务App和微信小程序,全市5.19万个政务服务事项可掌上申办,开通“一屏缴供暖费”、网上“12345”,个体工商户开办“秒批”等服务。创新推出“自己查自己”“一人一档”“一企一档”,百余项信息在掌上一览无余。三是全面开展综合“窗口办”。全市各大厅设置综窗237个,实行统一标准规范办事,把传统的柜台式办事窗口升级为洽谈式综合服务岛,实行全市“一窗”受理、“好差评”电子监察,预约、填表、收件、审批、出件全程电子化流转,办件全周期在电子屏幕上实时公开展示。四是积极推行“就近办”。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到基层办事网点,推行“同标准无差别”受理,目前医保、社保、低保等民生46项高频事项下沉基层办理,实现百姓家门口就近办事。

  五、坚持监管服务并重,助力市场主体发展

  通过柔性执法和服务包联,提升助企服务水平。

  一是改善执法环境提升监管效能。制定出台包容审慎监管实施意见和行政执法容错纠错规定,全市27个职能部门共计梳理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不予强制“四项清单”共1550项,切实帮助市场主体减轻压力、释放活力。

  二是建立各级领导包联企业数字化管理平台,形成市、区县和街道(乡镇)“三级包联”工作机制。通过平台对市、区级领导及部门包联的4924户“四上”企业诉求的申请、办理、统计、展示、考核、评价等进行全流程监管,并在平台增设企业满意度功能栏,有效提高包联工作信息直达、网上办理、信息及时反馈效果,既及时解决了企业现实困难,又通过服务引导促进企业依法依规诚信经营,从源头上降低监管成本、提升监管质效。2022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0.07万户、同比增长0.34%,实有市场主体达108.51万户,增长5.96%。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终点。哈尔滨市将持续抓实抓好以数字赋能提升市场监管水平工作,梯次推出更多改革举措,突出在提升监管效能、解决企业诉求、落实惠企政策、点亮城市形象等方面下功夫,全方位增强投资营商环境吸引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编辑:周子怡
审核:蔡旭东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