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研究报告
  • 中宏网首页 >
  • 中宏研究 >
  • 研究报告 >
  • 正文

央行十项政策齐发力,支持稳市场稳预期

2025-05-19 14:04:34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2025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稳市场、稳预期”要求后,央行等部门近日推出数量型、价格型、结构型等三大类共十项政策,旨在实现总量宽松托底需求、价格引导降低成本、结构精准滴灌实体的多重目标。

  一、数量型政策:释放中长期流动性,增强市场资金供给

  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约1万亿长期资金。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直接增加银行可贷资金规模,缓解金融机构流动性压力,为实体经济提供低成本资金“活水”。银行资金成本下降后,有望扩大信贷投放,利好基建、制造业等资金需求大的领域,间接支持投资增长。

  特定金融机构定向降准,汽车金融、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5%降低为0%。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汽车消费额50314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3%。降准后,汽车金融公司可降低购车分期贷款利率,有利于刺激汽车消费。降准也有利于金融租赁公司释放中长期资金,助力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动制造业投资。

  二、价格型政策:降低融资成本,引导利率下行

  政策利率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联动下调。7天期逆回购利率下降0.1个百分点,作为银行间市场基准利率,将带动LPR同步下降约0.1个百分点,预计企业中长期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降低实体融资成本。

  结构性工具利率普降0.25个百分点。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从1.75%下降至1.5%,引导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领域信贷投放,缓解其“融资贵”问题。抵押补充贷款(PSL)利率从2.25%下降至2%。PSL历史上用于棚改、保障房等政策性项目,此次降息或为新一轮保障性住房建设、城市更新提供低成本资金,稳定房地产投资。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降,首套房5年期以上降至2.6%。以首套房贷100万元、30年等额本息计算,月供减少约132元,累积30年月供减少4.76万元。此举将直接降低购房成本,助力刚需购房需求释放,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

  三、结构性政策:精准滴灌重点领域,破解“融资难”痛点

  结构性政策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一方面,再贷款额度扩容。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从5000亿增加至8000亿,有利于支持“新技术、新产业”,如新能源、高端装备等研发与成果转化,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另一方面,风险分担工具创新。央行提供低成本资金,联合地方政府、市场化增信机构共同担保科创债券,分担部分违约风险,解决科创企业“高风险、低抵押”融资难题,促进债券市场的直接融资与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协同。

  结构性政策注重内需提振与民生保障。一方面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引导银行提供专项信贷,助力消费场景修复,同时支持养老机构建设、适老化改造等,应对老龄化社会需求。另一方面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结合利率下调,形成“量价齐降”协同效应,重点支持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有利于稳定就业基本盘。

  结构性政策大力支持资本市场与金融稳定。优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将5000亿元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3000亿元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这两个工具的额度合并使用,总额度8000亿元。此举有助于增强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能力,支持其参与资本市场交易,如债券互换、股票回购等,维护股市和债市稳定,防范金融风险。

  总体上,央行此次推出的一揽子政策,在全面降准释放系统性流动性的同时,避免了“大水漫灌”,有利于稳市场稳预期。结构性工具聚焦科创、消费、小微等领域,体现了“精准滴灌”,符合高质量发展导向。短期通过降准、降息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有利于稳定就业和消费。长期通过科创再贷款、风险分担工具,培育新动能,助力经济结构转型。资本市场工具优化、科创债券风险分担,有利于防范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增强投资者信心。(作者:何青,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胡通,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果[24XNN005]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王镜榕
审核:张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