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常会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实施6方面33项措施,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央行、银保监会等部委跟进出台相应具体举措,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
第一,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和扭转市场预期。一是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中低收入群体和重点就业群体的财政补助力度。有针对性地针对中小微企业和中低收入人群发放现金,针对受疫情防控严重的行业和地区给予房租、用工、借贷利息等在疫情期间的部分补贴,可设立专项纾困基金,重点对低收入群体、老人和婴幼儿为期1年的暂时性收入补贴。二是加快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加快扭转平台市场预期,处理好平台企业裁员带来的社会影响,引导平台企业稳岗就业,提振平台企业发展信心。三是有效管理人民币单边贬值和通胀高企预期。对跨境资本流动,用好资本管制工具,扩大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幅度,谨防形成单边贬值预期,货币政策锚定稳物价诉求,实施稳价保供政策,辅以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调整,遏制快速抬升的通胀预期。
第二,竭力推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复工达产。一是切实保障城市核心功能运转。精准用好复工复产“白名单”制度,帮助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协调通行证、扩产场地、用工用能用料等,推进汽车、电子、医药等行业复工企业满负荷生产,全力保障生产企业稳定生产,保住订单。二是组织好重要原材料及民生物资供应。在疫情防控前提下,适时启动闭环生产管理,运输环节实施无接触装卸货,确保跨区跨境交通物流畅通,全力支持保障港口、仓储等关键基础设施正常运转,保障生产物资快捷配送流转。
第三,全力扩大内需特别是促进消费恢复。一是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扩大内需政策。加大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投入,全面加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拓宽长期资金筹措渠道,可考虑增发特别国债支持基建投资,更好集中保障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二是加快使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理顺货币传导机制,疏通“宽货币”向“宽信用”的传导渠道,加大对科技创新、交通物流、普惠养老等重点领域精准信贷投放,引导更多货币加速向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和经济薄弱环节。三是加大财政对居民端的直接支持力度。加快促进居民消费回暖,促进低收入群体就业增收,鼓励因地制宜发放消费券,进一步实施汽车下乡、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直接向低收入家庭提供消费补贴和信贷优惠等。
第四,着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持续回暖。一是引导各地适度松绑前期严格的调控政策。坚持“房住不炒”大基调,适当降低人口流入地区限购门槛,对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适当增加积分落户指标,放宽购房社保年限和户籍限制,适当下调首套首付比,放松改善型二套房认定标准,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进一步释放刚性和改善型购房需求。二是进一步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继续调降首套房商贷利率下限,提高公积金贷款限额,结合生育政策优化首套和二套房信贷政策,激发二、三胎家庭二套住房信贷需求,多孩家庭按照首套房确定商贷利率执行,对随迁老年人首套房接力贷按首套商贷利率执行。三是持续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及时回应房企关切,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鼓励商业银行加快房贷审批进度,提高房企资金周转率,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房企银行贷款进行展期,给予优质房企合理的并购贷款、并购债支持,尽快改善房企现金流,缓解房企信用违约风险,提升其购地开发的积极性。四是对住房交易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实施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契税的优惠减免,简化土地增值税的征收和计算手续,适度降低土地增值税率,提高房企推盘节奏。
第五,尽力推动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一是加强市场沟通稳定预期。及时回应市场关切,加强监管部门与市场主体有效沟通,进一步完善市场预期引导机制,增强资本市场投资的“财富效应”。二是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推动上市标准更加多元,帮助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模式优质企业上市融资,稳妥推进上市落地节奏。三是加大吸引长期资金入市。吸引更多社会资金进入资本市场,特别是加大专业机构投资者等中长期资金入市。(作者系中宏观察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