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社会
  • 中宏网首页 >
  • 社会 >
  • 正文

广西崇左市宁明县板烂村:南疆边寨歌飞扬 军民共绘同心圆

2025-03-31 08:54:29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讯 当军装绿邂逅壮锦彩,当铿锵军号应和袅袅山歌,中越边境的青山翠谷间,一曲刚柔并济的军民交响曲激情奏响。农历三月三前夕,广西崇左市宁明县桐棉镇板烂村以特有的“双拥style”迎接传统佳节——军民同跳竹竿舞、共尝百家宴,在山水画廊中绘就“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动人图景。

91.jpg

军民共跳同心舞 谢振宇 摄

  板烂村地处南国边陲与越南相邻,有着10公里长的边境线。该村是宁明县革命老区,也是边境驻军前沿,历来具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全村先后有376名适龄青年参军入伍,81名女青年嫁给军人成为军嫂,3000多名驻军官兵和退役官兵成为荣誉村民。军人多、军嫂多、荣誉村民多,使这个小山村充满了独特的“双拥”情怀。2023年2月25日,《解放军报》用一个整版报道了板烂村的双拥事迹。2024年5月12日至15日,由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带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朱迅加盟的“道中华”专班团队深入崇左市,开展采风、报道等系列活动。沿着219国道,蒙曼、朱迅来到板烂村,与壮乡儿女深入交流,了解当地团结拥军的故事。板烂村荣获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双拥模范单位”。

  板烂村在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称号一周年之际,村民们特意把“荣誉村民”——原驻军退役军人再迎回故地。彩旗招展的村口,身着盛装的壮家阿妹欢唱山歌,为老兵们戴上寓意吉祥的绣球,糯香四溢的五色饭里盛满浓浓乡情。

  “我们下活了‘党建红’引领‘双拥绿’这盘棋。”村党总支书记卢海在座谈会上亮出成绩单。通过深挖红色资源、创新双拥载体,这个边境村蹚出了一条“国防教育+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的特色发展之路。2024年,板烂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1万元,八角、桂皮等特色农产品通过“拥军直播间”走出大山,边关土货摇身变成“网红尖货”。

93.jpg

特色农产品展销现场 谢振宇 摄

  活动期间,原驻板烂村某部指导员孔祥明同志通过情景交融、寓教于乐的方式为村民和学生进行国防教育。他带领大家参观村中的防空洞、边境线和界碑,重访军营旧址,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重温红色故事。随后,大家在孔祥明的带领下开展“四个一”活动:擦拭一次界碑、描红一次碑文、聆听一段戍边故事、撰写一篇爱国誓言。界碑描红仪式现场,孔祥明带着孩子们用指尖轻抚“中国”二字。“这就是我们的‘国门课堂’。”他动情地说。在军地共建的国防教育基地,学生们跟着老兵重走巡逻路,把“清澈的爱”写成誓言系在木棉树上。六年级学生卢小花(化名)在日记里写道:“我要做界碑旁的那株木棉,把根深深扎进祖国的土壤。”

  “军嫂调解队来啦!”随着一声吆喝,普法摊位前瞬间围了满乡亲。这支由10名军属组成的“娘子军”,用壮汉双语解读民法典,调解纠纷时既讲法理更讲情义。村民农大叔竖起大拇指:“她们调解就像老中医把脉,药到病除!”自2023年成立以来,这支特殊调解队已成功化解26起矛盾纠纷,成了边寨的“平安密码”。

92.jpg

  “军嫂普法小分队”与板烂边境派出所干警一道,利用“三月三”活动时机,调解群众纠纷,受到群众欢迎。胡振业 摄

  暮色渐浓,军民联欢晚会将气氛推向高潮。当壮家山歌与军营战歌完美和鸣,现场观众热泪盈眶。“我们要让双拥文化像木棉花一样红遍边关!”宁明县双拥办负责人表示,这座南疆村寨正以文化浸润的方式,续写着新时代军民鱼水情的壮美篇章。(图文 宁明县边检管理大队 李嘉俐 谢振宇 胡振业 )

编辑:魏源
审核:王怡然
指导编辑:韩鹏飞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