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社会
  • 中宏网首页 >
  • 社会 >
  • 正文

富平籍著名作家杨若文历史小说《天涯何处无芳草》出版

2020-12-17 09:44:12 来源: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杨若文.jpg

  杨若文,本名杨军,陕西富平人,196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退休前为武警工程大学教授(编审)。在职期间从事四十余年文学语言教学与期刊编辑,独著学术专著两部,长篇小说一部,与他人合编十多部,其中三部为副主编。学术论文56篇,涉及到文学、语言、历史、社会心理学多个领域,早年也曾发表过一些短篇小说(以上著作,分别署名为杨军、富言、若文、杨若文)。退休二十年来,将他的余热作为“闲置资源”进行了如下的自我开发:主编《实用报纸编辑》(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编著《新闻编辑能力训练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均被部分高校选为教材。发于《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中华读书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华新闻报》、杂志《西部学刊》《西部学坛》《今传媒》以及诸多大学学报的文章,仅收入内部资料汇编的就有102篇,内容多为新闻学、传播学论文以及文艺评论、小说与传记文学的刊评和书评。曾参与“陕西魏征研究会”诸多研究,撰写了相应的专题性学术论文。花费较多心力的是,着眼于新闻情感信息传播的研究,对其进行了从之一到之十的系列性论述,融入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提出一些前沿性观点。面对近几年赞誉泛滥、批评疲软,杨若文逆势而上,发了《挥之不去的遗憾——新闻与传播类新作硬伤太多》,对当时风行的五本新闻与传播学专著中的问题,进行了态度鲜明的指陈。《质疑央视“百家讲坛”所谓的“悲剧式人物”》《央视“百家讲坛”对某某(此处隐去真名)评价的随意性及其负面作用》,也是有话直说的。此外,还发了《陕西报刊的下一步:突破“平平”,迎接辉煌》的系列探索从之一到之四,《报刊批评系列探》从之一到之五。上述系列性的深层次探讨,产生了一定影响。近90万字的历史小说《天涯何处无芳草》上下册,是继上世纪九十年40万字的历史小说《宫灯》后,“闲置资源”自我开发的继续,年已耄耋还为社会在尽着他自己所说的“一蚁之力”。

  富平籍著名作家杨若文历史小说《天涯何处无芳草》出版

  新华出版社前几天推出的长篇历史小说《天涯何处无芳草》(上下册),是八旬老者杨若文一部近90万字的巨著,该书镜头对准的是家庭,主要笔墨用于九百多年前苏轼、潘丙、王三这三家的月缺月圆,余光旁顾了北宋几十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对家庭的内涵进行了深层次的解剖、开倔,在选题与主题表达上均是可圈可点的。历史上的苏轼家门里,走出了“三苏”这般万人称赞的文化巨匠、两位百姓崇敬爱戴的好官、五位让后世津津乐道的不凡女子。该书选定苏轼家庭作为描述对象,笔触到当时的广袤社会,书中重大事件与主要人物,均是有据可查,力避“戏说”以误导读者,又有丰腴的生活细节,散发文学馨香。

天涯何处.jpg

  该书最亮之点是从情感层面切入,展示了亲情、友情、爱情的浓浓、淡淡、撕裂、融合,覆盖了最常见的聚美型、平淡型、扭曲型、错位型、撕裂型等家庭情感形态。爱情,在情感表达中稳坐第一把交椅的中心地位:书中聚焦于苏轼与前后两妻的神合意密,凸显了苏轼与小妾王朝云的二心合一、两魂相依,附着了苏门弟子秦观与发妻“同床异梦”的一生苦涩以及他对王朝云单相思式的一厢情愿,穿插了苏辙与史娟儿一夫一妻排他性恩爱的纯真。亲情,渗透在苏家血缘之间的难解难分以及全家人对于走失了的小二娘、小三娘数不清的翻山涉水、大海捞针般地苦找苦寻。友情,贯穿于苏家非血缘成员的亲密无间以及苏轼与诸多好友之间的千里探望、挺身而出、舍死救助。作者特意安排情感截然不同的两家作为陪衬:一个是严氏对丈夫潘丙的蔑视、欺凌,将家庭弄成了吵吵闹闹、势不两立的“战场”;另一个是被外人误解而辱骂为“一对狗男女”的三王、唐五娘,他俩以“姐弟”相处,又从狼口救出小男孩,三个原本的陌生人组成了高尚洁净、情感融融的无婚约、无血缘的有爱之家。三十几家衬托苏、潘、王家三家,而潘、王两家又衬托苏家;苏家三个王姓妻妾衬托王朝云,亲情、友情又衬托爱情。层层衬托中,苏轼与王朝云爱情的浓密缠绵让人动容,王朝云英年早逝的悲戚也让人扼腕!爱情、亲情、友情,在小说中或平行、或交错,贯穿了该书的自始至终。聚美型苏家的众多阳光切面,在当今,确是急需的,又是待补的,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该书选题、主题表达与情感层面的切入,均闪着光亮,带有强的历史意义、社会意义和高的艺术价值。

杨若文3.jpg

  书中诸多故事一环扣一环,有的惊心动魄,有的蕴意深沉:苏轼误入妓馆后的机智脱身,徐州抗涝中的惊险阵阵袭来,苏轼遭受诬陷后的锒铛入狱与生死不保,家人的心慌万状与奔走营救,苏轼朝廷上的累受打击与暗箭集身,地方施政中的曲曲折折与业绩辉煌,单身入虎穴的英雄虎胆与几乎丧身,抗辽激战中的惊险不断与出奇制胜,苏轼失踪后孙子命丧狼口与儿媳发疯,苏轼被诬被贬南下的途中,朝云被人抢走、落水失踪的连连发生,到岭南后苏轼王朝云的险遭刺杀等等,五十多个惊险故事以及诸多动人细节,在情节的波澜起伏中塑造了八九十个性格不同的人物形象,其中着力展现了苏轼的胸怀天下、谋福万民、逆境不屈、乐观达世,也描述了王朝云的爱情忠贞、聪慧机敏,塑造了苏妻的贤惠、善良,弟弟的手足情浓,弟媳的深明大义。此外,一诺千斤的乡亲巢谷,足智多谋的僧人佛印,侠肝义胆的道士吴复古,视友情高于天的王诜、王巩,疏财仗义的“怪人”陈慥,言语“半吊子”而行为沉稳有智的刘廷式,勇于改革的宰相王安石,以大局为重的重臣司马光,德高望重的三朝元老文彥博,性刚心善的高官范镇,常常伸出援手给苏家的高官张方平以及文化名人黄庭坚、米芾、李公麟,也都个性鲜明。而天良丧尽的宰相章惇、看风使舵的官员林希等等,则是让人生嫌的人物形象。书中涉及诸多影响后世的诗词书画、文物名胜以及北宋习俗,给读者以当时生活的原汁原味,摸之能有毛茸茸的感觉。诸多让人捧腹的开心故事的融入,增强了该书的可读性与吸引力,又丰富了人物形象。书中的写作手法也很讲究,除了上述的层层衬托,最显眼的是象征:绿草象征王朝云,山石是苏轼的化身。书中常常出现的山石与花草的彼此相倚以及同温荣、同冷萎,都是从虚的角度,来丰富实的叙写。《天涯何处无芳心草》是借用苏轼词作中的原句,书名本身就带有象征意义。

宫灯.jpg

  1985年创作长篇历史小说《宫灯》期间与历史小说老前辈姚雪垠(右)老先生的合影

发言.jpg

  (在复旦大学出版社一次会议上发言)

合影.jpg

  退休后在西安交通大学给外国留学生带课期间与欧美学生的留影

研讨.jpg

  到报社参加研讨

报告.jpg

  在大礼堂做心理调节内容的报告

讲座.jpg

  上世纪在职期间给干部讲座

  (本文参照了著名作家王新民《一部有益于和谐家庭和社会建设的精品力作》一文。)

题词2.jpg

  著名作家贾平凹为《陕西文谭》题词

  (本文转自:陕西文谭)

编辑:王镜榕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