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财经
  • 中宏网首页 >
  • 财经 >
  • 正文

从天大开始 为世界合成生物发展培养科研力量 “IGEM中国20年”学术活动在天津大学举行

2025-06-30 11:12:17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讯 6月2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元英进,合成生物学领军者、SynBioBeta(蓓塔合成生物创业公社)创始人、首席执行官John Cumbers(约翰·康伯斯),欧洲科学院院士、曼彻斯特大学教授蔡毅之,与天津大学历届iGEM团队成员共聚一堂,共同探讨合成生物学未来发展方向,这是“IGEM中国20年”学术论坛,天津大学作为最早将iGEM引入中国的高校,是该活动的主办方。

iGEM竞赛是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国际顶级学术性竞赛,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发起,是一项以合成生物学为核心,综合生命科学、数学、工程学、信息科学、艺术设计等多个学科的国际大赛,受到Nature、Science等学术期刊,以及BBC等媒体的广泛关注和专题报道。

Cumbers博士及 蔡教授与天津大学有深厚渊源,早在2006年,他们就任中国iGEM宣传大使期间,就访问天大宣传iGEM大赛及合成生物学理念。为了加速中国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元英进教授在2007年举办了我国首次iGEM研讨会,组织国内高校与美国加州理工和麻省理工的知名合成生物学家深度交流;2007年元教授又举办了亚洲iGEM带队老师培训班,此后天津大学乃至中国的iGEM团队开始参与这项合成生物学领域的重要赛事。也因为这项赛事,越来越多的中国高校开始关注合成生物学这一领域。2024年在全球共有438支队伍参赛,产生金奖209个,其中,中国队伍(含港、澳、台)斩获106金。

“2006年,我们带着合成生物学的种子来到天津大学,去了北京、天津、上海、合肥4座城市、5所高校,在大学教授和本科生中撒种,如今看来在天津这片沃土上,合成生物学已长出了繁茂的森林。”蔡毅之教授表示IGEM在中国是从天津大学开始的,为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培养了众多科研人员。合成生物学当年还是萌芽的新兴学科如今已经成为备受瞩目的、前沿的重要学术领域,中国的科研团队已经成为该领域的中坚力量。

本次活动中Cumbers博士做了题为“合成生物学:通过基因读、写、编辑打造可持续的未来”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过去十年间,合成生物学已从一个小众科学领域发展成为潜力巨大的活跃产业,有望为各行各业带来革命性变革。他探讨了合成生物学如何推动制药、农业、材料及能源等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创新,并重点介绍了从基因编辑到合成基因组学等促成这些变革的关键技术进步。

此外,Cumbers博士还剖析了初创企业与风险投资在加速创新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如何构建可持续的生物经济体系,同时阐释了学术界、产业界与政府间的全球协作对这一进程的重要价值。深入介绍了合成生物学的未来应用场景,以及该技术在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人类健康等重大挑战方面的潜力。

天津大学是最早把这项国际赛事引入中国的高校。因为这项大学生国际比赛天津大学开设了一门本科生课程——基因组设计合成。缘起一项大学生国际比赛和一门本科生课程,2017年天津大学设立合成生物学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2025年,天津大学成立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学院,元英进院士任首任院长。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天津大学合成生物学从零起步走到世界科技前沿,牵头建设合成生物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近三年合成生物学领域研究论文发表量全球第一。(中宏网特约作者王敏报道 文/天津大学 赵晖)

编辑:王敏
审核:蔡旭东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