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北京5月9日电(记者 韩鹏飞)5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打出年内首次降息降准“组合拳”,通过下调政策利率和即将实施的降准举措,从总量、价格、结构等多维度发力,为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此次降息率先落地,自5月8日起,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1.50%下调至1.40%,下降0.1个百分点。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这一下调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同时,商业银行也将在利率自律机制引导下,相应下调存款利率。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降息充分彰显了逆周期调节力度的加大,通过利率传导,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从而巩固经济基本面。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我国贷款利率已处于历史低位,3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3%,同比下降0.45个百分点;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约为3.6%,同比下降0.55个百分点,此次降息无疑是为企业减负再添助力。
此次利率下调范围广泛,不仅涉及政策利率,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等也同步下调。其中,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尤为引人关注。自5月8日起,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且新发放和存量住房公积金贷款均在调整范围内。业内人士以金额100万元、贷款期限30年、等额本息还款方式为例进行测算,购房人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总利息支出将减少约4.76万元。潘功胜表示,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调降后,预计每年将为居民节省公积金贷款利息支出超200亿元,这将有力支持居民家庭刚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
在降息之后,降准也将接力登场。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预计向金融市场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解释,降准意味着金融机构被央行锁定的资金减少,可使用资金相应增加,中长期流动性供给增加后,短期流动性工具的滚动续作也会减少,有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此外,中国人民银行还阶段性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5%降至0%。建信金租公司副总裁密书广称,按公司目前业务规模,存款准备金率调降为0%后可释放300多万元资金,公司将发挥“融物”优势,把资金投向装备制造、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清洁能源等行业。潘功胜强调,降低这两类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将有效增强其面向汽车消费、设备更新投资等特定领域的信贷供给能力。
此次年内首次降息降准组合拳,是我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立场的充分体现,通过多管齐下的方式,为经济注入新活力,对于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市场也对后续政策的落地见效充满期待。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