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4月22日,天津市2025年农业“开耕节”暨宁河区岳龙红瑶甘薯、辣椒种植启动仪式在岳龙镇小闫庄村举行。本次活动以“薯椒织春 相遇津沽”为主题,由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宁河区人民政府指导,宁河区农业农村委、岳龙镇人民政府主办,天津农商银行宁河中心支行、天津市一亩红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协办,来自全国各地农业企业代表、金融机构等200余人齐聚一堂,共赴春日之约,见证“椒薯双链”推动现代农业迈上新台阶。
政企联动绘蓝图:从“春耕动员”到“三产融合”的产业升级
启动仪式上,宁河区农业农村委主任任绍辉在致辞中指出,作为国家级产业强镇,岳龙镇2024年椒薯产业产值突破2亿元,占全镇农业产值近40%,为全区现代农业发展树立了标杆。借此次开耕契机,岳龙镇将继续锚定“红瑶之乡·实力岳龙”定位,持续深化“1134”融合发展路径(即瞄准1个目标、做强1个基地、聚合3个园区、建设4个中心),2025年力争实现红瑶甘薯种植超2万亩、辣椒扩种至1000亩,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5亿元。这不仅是春耕生产的“发令枪”,更是推动三产融合、激活特色经济的“加速器”。
品牌科技双驱动:从“津农精品”到“国际市场”的跨越
活动现场,颁奖环节亮点频出。岳龙红、岳川酱坊、津沽三家企业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良好的市场口碑和规范化的生产管理,成功入选2024年度“津农精品”;天津市一亩红瑶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荣获“2024年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最受欢迎产品奖”,同时,今年年初该企业成功获批“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证明”,第一批78吨红瑶甘薯远销东南亚,标志着一亩红瑶在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实现新突破,为宁河特色农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搭建了新的桥梁。与岳川酱坊合作二十年来,联合研发的辣椒深加工产品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未来将推出“红瑶甘薯+辣酱”联名礼盒,拓展预制菜市场。企业代表郑州新利康川味调味商行总经理艾伟说。
如今的岳龙镇,已构建起集“育苗、种植、储存、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在种苗繁育上,4个甘薯种苗基地年供应优质薯苗超亿株,满足2万亩种植需求;规模化种植方面,打造5000亩核心产区和1.5万亩优质产区,继续稳固全国红瑶甘薯最大优势产区地位;仓储物流环节,高端智能储存库和生态储存库可容纳2000万斤甘薯,为全年不间断销售提供坚实保障;岳龙镇椒薯加工中心即将投产运营,届时将推出薯蔫、冰烤薯、爆浆薯条、薯冰淇淋、香酥薯片、红瑶酥等多种产品,年产能预计超3000吨,年产值可达9000万元。
此外,“岳龙红瑶甘薯”不仅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还在“全国烤薯擂台赛”、“全国好吃红薯评比”等比赛中荣获多项国家级荣誉,岳龙红瑶正成为叫响全国的“津农招牌”。
农旅融合添亮色:从“田间地头”到“诗与远方”的体验升级
启动仪式后,嘉宾们走进小闫庄村库肯霍夫郁金香庄园,80余个品种的郁金香与万亩甘薯田交织成“春赏花、夏采果、秋收薯、冬品酱”的四季旅游画卷。此外,岳龙镇与阿姆斯特(天津)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打造占地40余亩集植物博览、科普教育、休闲观光于一体的花海观赏园,游客们不仅可以近距离观赏鲜花,还能参与花艺培训、体验DIY插花、聆听科普讲座《种子的故事》等多种休闲娱乐项目。
金融助力同样值得关注。天津农商银行现场推出涉农专项金融产品,将为种植户提供低息贷款,并设立风险补偿基金支持企业设备升级。该行表示,未来将以更精准的金融服务,助力岳龙镇构建“种苗繁育—规模种植—精深加工—市场拓展”的全链条生态,为特色产业发展注入“金融动能”。
“今年,岳龙镇全力推进红瑶甘薯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打造5000亩核心产区和1.5万亩优质产区,将种植总面积拓展至2万亩,并积极推动区甘薯协会严格落实‘三标一品’管理体系,实现红瑶甘薯既有‘量的增长’更有‘质的飞跃’。同时,不断完善集‘育苗—种植—存储—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椒薯加工中心预计今年10月份实现投产运营,年加工生产薯蔫、冰烤薯等薯制品可达3000吨,年产值可达9000万元,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岳龙镇镇长赵彬彬说。
眼下的岳龙镇,田垄间机械轰鸣,薯椒种植有序推进。甘薯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即将投产运行,这里正从“农业重镇”向“产业强镇”迈进,用小小椒薯编织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让“津沽农味”香飘更远。(中宏网特约作者王敏报道 文/宁河区宣传部 图片/宁河融媒)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