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2025年的春节假期(1月28日-2月4日),中国大地处处洋溢着节日的热闹氛围,同时也展现出蓬勃的经济活力与文化魅力。
中国人民银行2月5日发布的数据揭示了春节假期支付交易的强劲增长。银联、网联共处理支付交易254.16亿笔、金额9.78万亿元,较2024年春节假期分别增长24.5%和15%。其中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交易笔数、金额的增长更为显著,分别达到124.54%和90.49%。数据显示出,在春节期间,国内消费市场的热度持续攀升,同时中国市场对境外人员的吸引力也在不断增强。
从消费场景来看,春节假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国潮涌动为文旅带来新体验,数码产品以旧换新掀起消费升级热潮,购物街区打造出沉浸式消费场景,餐饮门店烟火气十足。这些多元业态共同描绘出一幅充满活力的消费新图景。这种消费活力不仅彰显了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巨大潜力,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的折射。
在人员流动方面,春运20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48亿人次,正月初三、初四、初五连续三天超3亿人次。这一庞大的人员流动规模反映出当代中国繁荣发展过程中“流动”的重要性。旅游迎春、休闲过年成为新民俗,消费者出游意愿空前高涨,国内游、出入境游全面开花。例如,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园20天累计接待游客103万人次创下新纪录;港珠澳大桥边检站数据显示,自1月28日以来截至2月1日,持港澳旅游签注往来的内地旅客同比增长11.9%。
交通部门也积极应对人员流动高峰。如2月4日(正月初七)北京迎来返京客流最高峰,进京旅客约245万人次,交通部门强化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的运力投放和组织调度,为旅客提供运输服务保障。
春节期间的文化消费同样热度非凡。春节档电影总票房突破90亿元,大年初一全国票房18.05亿元,观影人次3515.12万,创造单日票房和观影人次新纪录。全国网上年货节零售额在春节前已超过7000亿元。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春节活动,“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网络平台数据显示,假期前五天,陕西、福建、云南等文化体验大省,春节文旅订单量增速均在100%左右。
首个非遗中国年更是为春节增添了浓厚的文化韵味。各地纷纷举办非遗活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春节主题展热闹非凡,苏州举办了一系列依托本地非遗项目和年俗的活动,西安大唐芙蓉园集市上众多非遗传承人亮相。网络平台数据显示,1月1日以来,“非遗”相关搜索量大幅增长,多项非遗体验热度暴涨。
2025年的春节假期,无论是消费市场的繁荣、人员的大规模流动,还是非遗文化的火热,都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蓬勃生机,也预示着中国在新的发展阶段将继续保持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