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财经
  • 中宏网首页 >
  • 财经 >
  • 正文

新春走基层 |“甜蜜”产业带来的幸福生活

2025-01-23 21:29:39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天津1月23日电 1月20日22点,在天津市宁河区岳龙镇椒薯加工中心,10余名工人有说有笑地正在给红瑶红薯穿上金黄色外衣,然后整整齐齐摆进红彤彤的礼盒里,1000盒红薯是“90后”乡村CEO陈清瑶2025年接到的第一个大单。

8.1.jpg

“明天在不,我们过去看看。”陈清瑶的手机里收到了一条“老朋友”发来的微信消息。她与“老朋友”约好了时间,便又投入了紧张的忙碌中。

作为土生土长的宁河人,她毕业后,想凭借着自己学的旅游管理专业,给乡村旅游带来新发展,却不想来到岳龙镇后,意外与红瑶红薯结缘,也结识了很多“老朋友”。

“要过年了,红薯、薯干这些产品都卖得特别好,快帮我们看看,我也放心”。一大早,“老朋友”如约而至,原来她口中的“老朋友”就是国网天津电力心连心(宁河四队)共产党员服务队的队员郑健淳。为了保障红薯存储、薯干生产用电安全,郑健淳和同事运用红外测温仪、无人机等先进技术手段对给椒薯加工中心供电的设备及线路进行了拉网式巡视排查,保障春节供应。

8.2.png

2024年,素有“中国红瑶之乡”的岳龙镇产业发展壮大,新建了占地12000平方米的智能仓储库。根据库房容量、功率要求等,郑健淳与同事们多次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为客户出具供电方案,并组织多专业进行联合验收,压缩客户整改时长,一周内为客户新增的2台800千伏安变压器送电。

“虽然很多地方都种红瑶红薯,但都没有我们这里种出来的好吃,而且它不仅好吃,营养元素还丰富。新建的仓储库,每个库大概能储存红薯50-60万斤,这样一年都有鲜薯可以供应。”谈到自己手中的红薯,陈清瑶非常自豪。

为了提高产品附加值,占地6600平方米的椒薯加工中心也同步建成,每月可量产300吨的薯类产品,薯干、薯片、冰薯、烤红薯,郑健淳和同事在及时完成送电任务的同时,认真研究政策,符合粮食初加工部分的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用电电价,为红薯产业的发展更添新动能。

8.3.png

“红薯的储存非常关键,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糖化出来的红薯才能保证一定的甜度,我们会特别关注这些对供电可靠性要求高的乡村产业,为他们配备网格员和用电检查员双重组合,24小时关注,保障用电。”郑健淳说道。

“以前啊,还得出去打工,现在好了,家门口产业发展起来了,不用出村就把钱挣了,土地承包费也高了,这日子比红薯还甜。”村民李厚存笑着说道。

为了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拉动乡村振兴产业繁荣,发挥电力保障作用,国网天津宁河公司对196个自然村开展线路低压改造,9个供电服务中心实施“一中心一特色”方案,量身定制服务保障机制,以安全、便捷、高效的用电保障点亮乡村致富路。

春节将至,家家户户喜气洋洋,忙碌着准备过年,乡村公路干净整洁、条条线路电力十足、电动汽车随处可见,渔光互补、农光互补、电气化智慧大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让百姓日子越来越红火,成为乡村振兴的一张靓丽名片。(中宏网特约作者王敏报道 图文/吕华丽)

编辑:王敏
审核:蔡旭东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