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财经
  • 中宏网首页 >
  • 财经 >
  • 正文

上榜“单项冠军”!天津静海这家企业的制胜法宝是……

2023-06-28 08:48:42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6月28日电 近日,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了天津市第四批市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位于静海区子牙经开区高新产业园的台玻天津玻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台玻天津”)榜上有名。

成立于2004年的台玻天津是一家专业从事高档浮法玻璃、节能Low-E镀膜玻璃、光电玻璃等玻璃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先后获得天津市“专精特新”企业、建筑节能推荐品牌、天津市杀手锏产品、中国绿色产品等诸多荣誉称号,这一系列荣誉的背后,离不开企业的奋勇争先、研发创新……

6-1.jpg

核心产品的突出竞争力

作为2022年冬奥会北京赛区标志性场馆,国家速滑馆成为了“新地标”,场馆外墙曲面由低到高盘旋成22条飘逸的丝带,当五彩的光芒在冰一样的丝带上飞速流转,宛如速滑运动员在冰面上纵情疾驰……“冰丝带”外侧幕墙造型是在立面基准线上弯曲4次,形成层叠褶皱,需要用钢和玻璃实现类似“冰皮”的通透效果。

这个极具技术含量的产品,正是台玻天津生产的镀膜大板玻璃。凭借领先的玻璃深加工技术,公司为“冰丝带”提供了12000平方米的超高透可钢化双银Low-E单曲、多曲夹层中空玻璃。

不单单是“冰丝带”,“雪如意”(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的2500平方米超高透可钢化双银Low-E单曲、多曲夹层中空玻璃也是由台玻天津生产的。

台玻天津玻璃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王政阅介绍,设计师眼中的建筑杰作、大众眼中的冬奥标志,都是各种绿色新型幕墙材料在建筑领域的排列组合,这些均离不开安全、绿色、节能、创新的影子。没有可钢化双银Low-E镀膜玻璃与可钢化三银Low-E镀膜玻璃的大面积推广及应用,幕墙玻璃的安全、绿色、节能、创新就无法与建筑融为一体。

6-2.jpg

值得一提的是,由台玻天津生产的四片单面减反射玻璃合成的超级减反射夹层中空玻璃被应用在了张家口赛区山地技术官员酒店的部分幕墙建设中,这种玻璃在幕墙玻璃光学、结构、材料可靠性能方面都达到了国内顶级的设计要求。

“尤其在光学性能方面,部分透明结构要求可见光透射比不低于0.94,可见光反射比不高于0.02,颜色均匀一致无偏色现象,膜层牢固稳定,抗腐蚀耐老化性能优异。”王政阅告诉记者,凭借过硬的技术,公司成为唯一满足项目设计施工要求的玻璃厂家。

说起台玻天津的核心产品不得不提可钢化三银低辐射镀膜节能玻璃。采用真空磁控溅射镀膜技术,在玻璃基片表面沉积 20 余层纳米级金属薄膜、金属氧化物薄膜、氮化物薄膜等材料,实现镀膜玻璃膜层耐高温、抗氧化、可屏蔽太阳光中的红外热能,兼具超高的可见光透射比和超低的辐射率。

近三年,可钢化三银低辐射镀膜节能玻璃的销量更是保持在每年20%以上的增长率,已经广泛应用在京津冀区域、长三角区域和大湾区的幕墙项目,高端市场占有率达到12%。凭借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公司赢得国内外广大用户的好评,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追求研发创新“苦练内功”

目前,台玻天津已经形成稳定的研发体系,培养了一支富有创造性和战斗力的创新团队。通过与天津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共同组织的“薄膜材料结构分析”研究试验室,确定了镀膜用主要材料的最佳生产工艺和各膜层之间的最佳厚度匹配,解决了产品可见光透过率低、多层膜之间应力释放等难点。

如今,台玻天津研发中心拥有艾斯瑞多功能酒精耐磨试验机ASR-5600、华国电动铅笔硬度计HG-316、德国 ERICHSEN 耐擦洗试验机 494、日本岛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UV3600、德国 INGLAS 辐射率仪 TIR100-2、高科恒温恒湿试验箱 HS-100等众多先进研发设备,为研发创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6-3.jpg

当前,台玻天津拥有可钢化三银Low-E镀膜玻璃、可钢化双银 Low-E镀膜玻璃、半导体镀膜玻璃、减反射镀膜玻璃、单项透视玻璃、炫彩玻璃、彩虹玻璃、可钢镜等多种镀膜玻璃产品,同时集切割、磨边、钢化、夹层、丝印、中空等深加工环节于一体,真正实现镀膜玻璃从研发、设计、中试、量产的一条完整的工艺链条。

在多年的历练中,公司攻克了玻璃深加工领域传统加工方式的各类难点问题,成为了国内可钢化低辐射镀膜玻璃技术的开拓者和引领者。“玻”光粼粼的世界里,他们趟出了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新路子……

上榜第四批天津市制造业单项冠军是台玻天津玻璃有限公司在静海区长足发展的一个缩影。依托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东风,企业将不断在技术上突破创新,致力于研发更多竞争力突出的产品,为持续发展注入源源动力。(中宏网特约作者王敏报道 图文/张鹏提供)


编辑:王敏
审核:蔡旭东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