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时政
  • 中宏网首页 >
  • 时政 >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卓长立为“一老一小”消费“减负”,激活家政服务新动能奔走呼吁

2025-03-14 08:40:35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在2025年全国两会的热烈氛围中,民生话题再度成为焦点。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阳光大姐集团董事长卓长立带着一系列关乎民生福祉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建议步入会场,其中,围绕“一老一小”群体的家政服务消费相关建议,如同一束光,照亮了众多家庭的现实困境,也为提振消费、促进就业开辟了新路径。

卓长立.jpg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阳光大姐集团董事长卓长立。受访者供图

  深挖"家政服务"业消费潜能

  我国已迈入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老年人口数量急剧攀升。与之相伴的是,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口以及突发疾病人员数量也在增加。与此同时,作为社会工作主体的80、90后,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忙碌的工作与生活中,背负着照顾子女和多位老人的双重重担。一旦家中老人或病人需要悉心照料,他们往往分身乏术,身心俱疲。在此背景下,聘请养老护理员、病人陪护人员成为众多家庭的必然选择。然而,不菲的费用让许多家庭压力倍增。目前,聘请养老护理员每月的家庭支出在三四千元到六七千元不等,病人医院陪护服务按小时、按天或按病人情况计算,折合每月费用大概在六千至八千元,甚至更高。这笔开支,如同巨石,沉甸甸地压在家庭的肩头。

  卓长立代表敏锐洞察到这一社会痛点,建议将家庭中的养老护理、病人陪护等消费纳入个人所得税抵扣范围。她表示,我国庞大的老年人和病人群体,背后关联着数以亿计的家庭。将此类消费纳入个税专项附加扣除范围,一方面能够借助税收政策规范服务市场,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另一方面,能切实减轻消费群体的经济负担,让家庭在照顾老人和病人时获得更多经济支持,如同为负重前行的家庭增添了有力的支撑。

  不仅如此,卓长立代表还将目光聚焦在“一老一小”家庭服务消费券的发放上。她指出,“一老一小”照护已成为众多家庭的刚性需求,但当前这两大群体在享受社会服务时面临诸多难题。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不足、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为破解这些难题,她建议参照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为0到3岁婴幼儿和70岁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提供服务消费券抵扣或消费补贴。

  家政服务业作为连接消费和就业的典型行业,在促消费、促就业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去年8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家政服务"是挖掘基础型消费潜力的重要领域。据统计,2023年我国家政市场规模已突破一万亿,且每年保持约20%的增幅。然而,在“一老一小”照护领域,仍存在诸多亟待改进之处。例如,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短缺,高品质的养老服务供不应求,普通家庭使用养老育婴服务负担较重,家政服务人员的薪酬待遇和职业保障有待提升等。

  激活“一老一小”消费密码

  卓长立代表建议,对于0到3岁婴幼儿家庭,按每个婴幼儿每月育儿支付费用的10%到20%标准冲抵服务消费,使用范围涵盖全日托、临时托、母婴护理服务、育儿指导等;对于70岁以上老人的家庭,按每位老人每月养老支付费用的10%到20%冲抵养老服务消费,服务消费券可用于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等。同时,为确保消费券精准使用,建议采用线上与线下发放相结合的形式,服务券仅在消费时享受冲抵优惠,不可兑换现金。此外,要严格发放流程,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补贴额度及覆盖范围。在资金来源方面,提议建立养老育幼服务补贴长效机制,广泛引导社会多方参与,共同推动服务消费券落地实施。

  值得一提的是,卓长立代表多年来积极履职,她曾提出的将家庭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消费纳入个人所得税的建议,已得到全国人大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并成功落地执行,让广大百姓切实受益。在这一过程中,她也见证了税务部门的务实担当。济南税务部门践行“高效办成一件事”,不断优化流程、提升服务质量,让企业在享受政策优惠的同时,感受到服务的温暖与贴心。

  此外,卓长立代表还建议建立长效补贴机制,调整国家养老育幼资金投入占比。目前,我国98%以上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0-3岁婴幼儿照护也以居家为主。然而,近年来国家在养老和育幼方面的资金投入,主要集中在养老机构和托育机构的建设及运营,而实际入住养老院和托育机构的人数仅占总需求的1%左右。因此,调整养老育幼资金分配比例,将更多资金投向以居家为主的服务,既能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又能体现政策的普惠性与公平性,让更多老人安享晚年,让更多幼儿健康成长。

  增强农村女性劳动者就业稳定性

  卓长立在调研中发现,随着城市化推进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家政服务需求猛增。但市场面临高素质、专业化家政人员,尤其养老与母婴护理人员短缺难题。农村劳动者因勤劳、耐心等特质,是家政行业的潜力人力,且行业低门槛、快回报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女性。

  不过,农村劳动者在家政领域职业技能普遍偏低。原因在于培训资源分散,各部门机构缺乏统一规划整合,导致培训质量不一;培训体系不完善,未形成规范模式,无法满足不同层次需求;部分培训机构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影响培训效果;资金投入不足,制约师资建设和教学设备购置。

  然而,参与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受益明显。他们掌握烹饪、清洁、护理等技能,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提升,能快速获得稳定收入,改善家庭经济。同时,通过持证上岗、职业认证,赋予农村女性职业认同感,增强就业稳定性,提升社会认可度与归属感。

  卓长立建议,为提升农村劳动者家政技能和服务供给质量,要整合培训资源,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协作的机制,优化配置资源,打造规范体系;完善培训体系,按市场需求和劳动者实际制定分层分类计划,加强师资建设;强化市场导向,深入调研,鼓励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培训;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机制,政府设专项基金,以项目制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承接培训,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监管评估。

  卓长立代表的这些建议,如能被采纳并落地实施,将对缓解家庭经济压力、规范服务市场、满足“一老一小”社会服务需求等方面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它们不仅为家庭“减负”,更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为家政服务行业发展开拓广阔空间,助力我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记者 韩鹏飞)

编辑:韩鹏飞
审核:王怡然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