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近年来,商城县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部署落实,着力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提升企业满意度,塑造“宜商商城”名片,助力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商城县荣获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的“营商环境建设先进县”称号,被信阳市委、市政府授予“信阳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先进集体”。
筑巢引凤 让企业“留得住”
多维度构建产业营商环境服务体系,把优化营商环境融入抓项目、兴产业、促招商全过程。
市场监管方面,探索实施综合监管“一业一册”告知制度,梳理出违法违规经营风险点31项,清单式告知经营主体合规经营要求和失信行为,有效指导市场主体提升合规经营能力。
金融服务方面,创新推出“批量担保+”模式,与地方优势产业融资需求相结合,引导担保资源向特色产业种植户和小微企业倾斜,为73家企业、74户种植大户担保融资1.4亿元。
构建产业创新服务体系方面,针对全县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广泛开展数字化转型诊断服务工作,已覆盖60家规上工业企业。
提升产业能级方面,围绕光电产业,依托“龙头企业+中小企业科创园+项目入驻”集群发展模式,吸引晶体研发、碳材料研发等项目落地;围绕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产业,推动23个产业项目签约、开工、投产,延伸拓展产业链条,实现产业集群协同发展。
政务提速 让企业“少跑快办”
“简”字当头,推进关联事项集成办、容缺事项承诺办、异地事项跨域办,和湖北省葛店开发区等五地签订“跨省通办”协议,梳理出226项“一件事一次办”清单,实现政务服务“一张网”。
“便”字为先,开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推出“一触即发”“一号回访”、秒懂政务等增值举措,创新推出全省首家电力营业厅“水电气信”通办,实现水电气信全流程“一站式”集成服务和帮办服务,让数据跑路、让企业省钱。
“实”字为要,创新推出“分类联合验收”“单体验收”,实现验登合一、交地即交证 ,推进项目建设。“免过桥增容、续转贷”入选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
法治护航 让企业吃下“定心丸”
创新建立矛盾纠纷“码上调”平台,实现全流程纠纷调解线上办。创新推出“一码管”监督平台,实行涉企行政执法检查事前备案、事后报告及企业扫码反馈执法检查情况的工作机制,做到企业“全覆盖”、流程“全闭环”、执法“全透明”。统筹推进信用监管、非现场监管,制定柔性执法四张清单,探索开展“以学抵罚”,推行许可证临期预警服务,与黄冈市黄州区建立反不正当竞争跨区域协作机制,推出“双随机+你点我查”监督检查活动,构建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制定信用修复“一件事”办事指南,探索建立诚信企业“双免保”白名单制度,最大限度减少财产保全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亲清共生 政企协同“心连心”
精准包联,优化服务质效。选派3040名包联责任人、首席服务员精准服务7114家企业,做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搭建政企“沟通桥”。
广泛宣传,兑现惠企政策。梳理17家单位惠企政策75条,通过媒体平台广泛宣传阐释,21家规上工业企业获得满负荷财政奖励360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840万元。
创新方式,解决堵点问题。健全企业诉求响应机制,推行“两解两到位”工作法(企业合理诉求解决到位、不合理诉求解释到位),2024年受理企业诉求138件,办结138件,办结率100%。聚焦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免费为企业拍摄宣传视频,为企业新招员工1000余人,带来经济效益3000余万元。
打造平台,助企创新发展。发挥专业团队优势,引导企业积极申报科技创新平台,提升竞争力。6个项目纳入技改项目,47家企业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4家企业成功申报第一批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家成功申报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家企业获批市级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氟化物晶体材料中试基地获批全市第二家省级中试基地。(商城县营商办供稿)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