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内蒙古6月8日电 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规范政务服务实体大厅管理和服务,着力打造“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的政务服务环境,乌兰浩特市政务服务局全面推行“一窗综合”受理审批模式,优化办事流程、大力压缩审批时限,为企业群众提供高质、高效、高速的“三高”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老带新”模式创建专业队伍,升级“实体一窗”
在推行“一窗综合”受理改革前,市政务服务局首先对新增综窗人员进行综合窗口业务培训,对综窗事项、办理流程以及综窗系统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对接件过程中涉及到的疑难问题也进行了剖析,提高综合窗口工作人员业务能力,逐步实现受理人员由“专科型”向“全能型”转变,群众办事由“一事跑多窗”向“一窗办多事”转变,最终实现“一专多能”、无差别受理的目标,为企业群众提供更优质、更专业、更高效的服务。
“新替旧”改变受理审批模式,优化“综合一窗”
2021年7月,乌兰浩特市政务服务局推行“一窗综合受理”集成服务模式改革,按事项领域和关联度划分不同功能区域,设立综合受理窗口。在市政务服务大厅通过窗口整合共设置无差别综合受理窗口6类,38个窗口,根据线下提交事项不分部门、不分事项,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由过去一环套一环的部门独立审批改为现在的并联审批,可以在网上办理的,及时引导企业、群众网上办理;能上门服务、现场踏勘、联合审查时补充的事项,不让企业、群众到科室办理;可以通过单位部门间征询意见完成的,由审批科室主动内部征询,真正让企业、群众“少跑腿”,只需到综合窗口即可获得相关审批咨询服务、提交相关审批服务申请、办理相关审批服务事项,有效解决了群众、企业“往返跑、来回跑”的突出问题,提高了办事效率,进一步规范了审批行为。乌兰浩特市全面推行无差别“一窗综合”受理改革后,审批时限压缩近50.7%,按照“应进必进”原则,进入政务服务大厅1118项政务服务事项中有1076项政务服务事项进入6类综合窗口进行办理,进驻率96.2%,审批效率平均提升30%左右。
“强功能”,延伸“基层一窗”
在市本级推行“综合一窗”受理后,大力推进“一窗综合”下沉,通过依托“全区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和网上“综窗平台”等资源,在乡镇、办事处开始全面推行“一窗综合”受理,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站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相关工作正在推进中,同步推动互联网、自助终端、移动终端等的政务服务入口向基层延伸,让更多企业和群众办事在“家门口”办理。
下一步,乌兰浩特市政务服务局将继续扎实开展“一窗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工作模式,加强综合“一窗”建设,同步集合“帮办代办服务”,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为全市群众企业提供“服务有温度,办事有速度”的优质政务服务。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