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巴彦淖尔市
  • 中宏网首页 >
  • 地市营商资讯 >
  • 巴彦淖尔市 >
  • 正文

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司法局多举措推进惠民服务

2021-09-02 14:19:36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为深入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进一步强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实效,今年,磴口县司法局出台便民服务六项措施,整合法治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公证服务、律师公益活动等多方资源开展惠民法律联动服务,以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为主线,把“群众工作就是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工作”的核心要求落到实处。

  开展法治宣传志愿服务活动。该局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法律服务人员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充分利用流动宣传车、公共电子显示屏、乡村广播大力宣传民法典和党规党纪,共组织开展了民法典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等法治宣传活动22场次,发放民法典读本2000余册,解答法律咨询近1000人次。

  积极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各司法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公开司法所工作人员电话、邮箱、监督举报电话,增加上门调解服务内容,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8件,坚持源头预防,切实将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为平安法治磴口建设筑牢“第一道防线”。

  降低法援门槛。为满足困难群众不断增长的法律援助需求,磴口县法律援助中心公开法律援助的受理范围,降低法律援助申请门槛,对于申请支付劳动报酬、确认劳动关系、工伤赔偿等维权申请的农民工以及对于疫情防控工作一线的军人、医务人员、人民警察、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请,一律免予经济状况审查。对因病因灾致贫致困的适当放宽经济困难标准,对农民工讨薪案件,启动“绿色通道”,简化受理审批手续。对老年人、未成年人、农民工等弱势人群的法律诉求及时跟进,减少弱势群体因合法权益受侵害而引发的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积极回应困难群众法律救助帮扶需求,完善各项高效顺畅、便民惠民的法律援助机制措施,应援尽援、应援优援。截至目前,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0件。

  社区矫正彰显人文关怀。自教育整顿活动开展以来,磴口县司法局社区矫正执法大队始终坚持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相结合,用解困帮扶的方式感化施教,切实解决社区矫正对象生活困难、就业难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消除了社区矫正对象可能重新犯罪的因素,促进他们顺利融入社会,共开展了社区矫正对象集中学习教育和公益劳动470余人次;开展了对重点人员岗位技能培训、社会救助活动;帮助了6名重点人员解决生活困难、就业难问题。

  公证便民利民又出新举措。公证处依托司法所和社区延伸服务触角,建立便民宣传点,发放办证指南,方便群众咨询业务,预约办理时间,让群众少跑路,利用电话、网络等方式指导群众准备材料,提高提供材料准确性。积极开辟绿色通道,对70岁以上的老年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的当事人提供上门公证法律服务;对75岁到80岁的老年人办理遗嘱公证实行公证费减半服务;对80岁以上的老年人办理遗嘱公证实行公证费减免服务,并主动与金融机构、民政局等相关部门衔接,解决“让群众少跑腿”问题。

  律师队伍公益服务遍地开花。建立律师服务所包联苏木镇、农场制度,各律师事务所每月到包联苏木镇、农场开展公益法律服务活动不少于1天。根据县域内企业法律服务需求,开展“上门式”免费法律咨询、“法治体检”、法治宣传活动,实现律师公益法治体检活动制度化、经常化。每周派律师轮流在磴口县人民法院“坐班问诊”1天,及时对接群众法律诉求,帮助当事人降低诉讼成本和风险,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通讯员 吕晓慧)

原标题:磴口县司法局多举措推进惠民服务

编辑:魏源
审核:蔡旭东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