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内蒙古7月23日电 今年以来,巴彦淖尔市政务服务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自治区政务服务局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扎实推进“蒙速办·一网办”“蒙速办·一次办”“蒙速办·掌上办”“蒙速办·帮您办”落地见效,持续推进政务公开各项工作,精准发力、真抓实干,实现多项改革任务精准落地凸显成效,办事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逐步增强。截至6月底,共办理各类审批事项共163.8万件,总量比2020年同期增加了11%,办结率96%,满意率98%。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提升优化营商环境水平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是提高市场准入便利度。印发了《巴彦淖尔市开办企业“一次办结”工作方案》,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市场主体“一站式”专区,市场监管、税务、公安、人社、公积金、银行等相关部门集中进驻,按“一件事”标准整合,设置开办企业“一张表单”,实现开办企业0.5个工作日办结,企业注销压减为20个工作日,对注销材料齐全的已实现即时办结。二是提高不动产统一登记便民服务水平。实现抵押登记2个工作日内办结,其他登记3个工作日内办结,材料齐全即时出证。精简规范登记要件,将原来单项最多需要10-16项要件精简至5-8项,优化率50%。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建立不动产登记网上办事大厅,设置11个抵押登记银行办理网点等一系列便民利企举措,为群众企业办事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彻底取消“交易登记确认”环节,是全区第一个房产交易部门不再介入不动产登记业务的盟市,率先在全区推出房产交易与水电暖过户“一窗通办”,办理完转移登记后,水电暖气一并过户,累计办理4495户。三是优化纳税服务。继续推行“非接触式办税”,“落实最多跑一次”办税事项清单,已实现184项涉税业务在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情况下“最多跑一次”。大力推行电子发票,实行“首票服务制”为新办纳税人免费发放粘贴有政策宣传二维码的税务Ukey。提速退税办理,除特殊退税外,一般退税办理时间压缩到2个工作日内,纳税人只需1件纸质资料,出口退税压缩到3个工作日内。
深化投资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一是抓好项目立项与建设条件协接,建成项目储备库与实施库管理,提前预审土地和规划条件,截至目前,已审核通过项目39项。二是加快推进“一张蓝图”及业务协同平台开发建设,完成城市总体规划、控制线详细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控制线的数据处理及系统展示,已实现了与自治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发改投资在线平台对接,正在进一步优化系统。三是积极推进区域评估工作,按照自治区要求,公布了第一批开展区域评估的11个园区(或区域)、43个评估事项和技术标准。截至目前,第一批事项中初稿已完成事项共21项,正在编制事项共17项。四是对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事项进行了梳理,对审批链条上的共性材料和可在平台自行调取的材料进行去重,累计精简项目核准备案文件、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明、用地规划许可等材料21项。
创新和完善市场监管。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指导全市政府部门制定本部门抽查事项清单、建立检查对象库、执法检查人员库、制定检查计划、检查信息公示方式等。近期,全市171个各级部门制定内部抽查计划1091项。目前,市本级已开展抽查任务41次,抽查市场主体541户,旗县区已开展抽查任务510次,抽查市场主体7071户。同时,实施了信用信息平台(二期)工程,完善了联合奖惩、信用评价、信用档案等功能模块,强化涉企信息共享与联合惩戒,全市归集行政许可信息公示59959条、行政处罚信息16641条、日常监管信息12867条。强化经营异常、失信企业管理与信用修复,列入经营异常主体27044户,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268户,移出经营异常6562户。
精准发力推进“四办”改革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扎实推进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一网通办”水平。一是“综合一窗”受理平台建成运行。从4月上旬启动运行以来,全市一体化平台和自治区8个部门的11个垂建业务完成统对接,116个审批事项实现数据共享、一网通办,8个无审批系统的部门28个事项也与一窗受理平台完成了对接。7个旗县区的8个部门同步完成11个垂建业务系统和101个审批事项的对接工作。已汇聚办件数据29.4万件,其中盟市对接推送200件、国建系统对接推送数据3375件、区建系统对接推送数据28.8万件、一窗受理业务数据2923件。6月初,市本级和各旗县区医保局异地转诊备案和长期异地居住备案两个事项实行线下综合窗口统一接件工作,办事效率提升了50%。二是加大一体化平台事项认领工作。市本级已认领依申请六类行政权力事项639条、旗县区已认领5188条,市本级认领公共服务事项641条,旗县区认领5328条,苏木乡镇、嘎查村(社区)已全部完成事项认领工作。累计开展5次政务服务事项复用工作,涉及29个部门、1229条事项的梳理。通过政务服务事项复用,解决了事项要素录入不完整不规范、权责清单事项与一体化平台上线事项关联度不够、事项更新不及时等问题。三是积极开展电子证照认领,录入、签发、应用等工作。全市电子证照已上传43个类型,电子证照数据43万余条,发放电子签章334个,新增出生医学证明、结婚证、离婚证等电子证照签发42余万件。通过集中办公和一对一业务指导,网上办理深度和网办程度都有进一步提升。四是加速政务服务门户集约化建设。将原政务服务网站政务服务功能全部迁移到“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市本级已完成权责清单的发布,正在开展依申请类事项办事指南与权责清单集中关联工作,目前关联度已达到41%,旗县区平均关联度已完成25.5%。全市苏木乡镇(办事处)已认领并发布事项数量达960项,嘎查村(社区)达到389项。
全力拓展特色应用渠道,扩大“掌上办”应用覆盖面。一是全力推广应用“蒙速办.掌上办”系统。积极推进与卫生健康、不动产、医保社保、住房公积金、教育、公安等部门政务数据互通共享,让手机成为为民服务的新窗口。目前,全市“蒙速办”APP共接入特色应用数量80个,公积金、社保、养老金、诚信、考试成绩、律师、公证员、快递等44项高频事项实现一键查询;梳理巴彦淖尔市“一件事”清单80个,实现在线查询一件事办理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流程、所需材料、办理环节以及受理条件等信息,办事群众可随时随地掌上查询相关服务;在线提供办事预约、医院挂号、生活缴费、12345热线等便民服务,生育登记审批、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等实现手机办理。多种渠道和方式扩大“蒙速办”个人注册使用,实名注册量已达到13万人。二是“一号”响应,畅通“民生末梢”。针对企业和群众反映的有关不动产、工程建设项目、医保社保、税务等涉及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问题,设置政府服务热线服务专区,实行专人盯办督办,有效提升了办结率和满意率。目前,热线累计接办群众来电13.5万个,受理接办咨询、建议、投诉等问题以及挪车等便民诉求达10.8万件,经分析研判转派各职能单位处理2.3万件,办结供暖、乱收费、噪音扰民等各类诉求2.2万件,办结率98.4%,回访满意率94.7%。
持续优化“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提升“一次办”的广度和深度。一是制定出台《全面推行“蒙速办·一次办”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梳理“一件事”服务事项,细化完善办事指南及流程图,梳理完成涉及市本级“一次办”15项,在103项“一次办”基础上,今年新增社保、公安交管、西部天然气等55项“一件事”,各旗县区已梳理发布688件,并在内蒙古政务服务网、“蒙速办”移动端“一次办”专栏发布103项“一次办”内容,提供办事指南查询、申请表格下载等服务。二是积极推进事项落地生效。统一设置“一件事一次办”线下综合窗口,组建专业队伍,设置专办岗位,实现“一次告知、一套表单、一次受理、一次联办、一次办成、一窗发证”闭环运行,推进行政效能监管全流程覆盖。市本级在各楼层设置“一件事一次办”线下综合窗口,并在一楼显著位置重新修建“一件事”专区,在政务服务大厅外设置窗口,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办理模式。截至目前,市本级以我要办理不动产权证(二手房交易)和我要办理网约出租车驾驶员资格证等多部门多事项联合办理的“蒙速办·一次办”共计408件,从过去跑多门到现在跑一门一窗,彻底解决办事群众多头跑,办事效率大幅提升。各旗县区也相应以设立一件事一次办专区为模式,推动落实103项一次办工作,已办理7810件,通过“告知承诺、容缺受理”办理61件。同时,努力推动“一件事一次办”向公共服务延伸,将我要办理网约出租车驾驶员资格证,需要的出租汽车服务的驾驶员背景核查、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核发,申请人可通过电话报名和资格证考点报名后,资格证考点窗口受理人员,一次性将驾驶员身份信息传输给交通运输局窗口,通过内部业务流转进行驾驶员背景核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实现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和不见面审批;围绕我要办理新车上牌,市公安局按照自治区“一次办”要求,统一安排部署,设置标识标牌,并将此项工作业务地点设立在市和各旗县区车管所,目前已实现一次办;通过学习乌审旗经验,以五原县为试点,推行新生儿出生后“一件事一次办”,目前,已组织出生医学证明、儿童《预防接种证》、户籍登记、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核定、社会保障卡申领5个事项涉及部门进行重点推进,待成熟后,全市推广复制使用。三是优化提升“一站式”服务。全力推进“三集中三到位”工作,认真比对市本级权力清单内容,要求市直各进驻部门对事项进驻不到位、假进驻等情况认真整改,目前,涉及28个市级政府部门、3个条管部门、413项市本级依申请事项全部进驻政务服务大厅集中办理,网上办理量已达到102万件,市本级网上可办率达到了96.6%,旗县区级均达到了90%以上,即办件(即行政许可事项中当场办结的事项所占比率)占比为23%,高于自治区各盟市即办件占比平均值19.5%,企业和群众“进一扇门”就可办成“一揽子事”;聚焦群众和企业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构建“专区+综窗”政务服务新模式,开通“企业开办和注销”、跨省(全市)通办、工程建设项目帮办代办、人才服务、12345热线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专区,该市与黄河流域五省十一市已实现65项高频事项“互通互办”,最大程度提供利企便民服务。
持续优化政务服务质量,全力提升“帮您办”服务效能。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大厅设置服务窗口,配备专职人员,公开“帮您办”服务事项及流程图,重点围绕投资项目为企业提供业务受理、政策咨询、表格填报、收件发件以及盯办督办等业务,全面提升项目单位的获得感。目前,全市设置“帮您办”窗口30个,配备代办帮办人员159名(专职人员39名),累计为84个项目提供了代办帮办服务。其中,积极推进全流程代办帮办服务,建立完善会商联审机制,着力提升服务质量,为31个单体项目帮办了不同阶段的多个审批事项,占比36.9%;大力推进代办帮办服务向工业园区延伸,提供上门代办帮办服务,全市工业园区推行“帮您办”事项达到10件。邀请内蒙古形象礼仪行业协会吴新颖团队,分批次对政务大厅窗口人员进行礼仪培训,并制定公布了形象礼仪规范,有效提升窗口人员的礼仪形象。全面推行政务服务“好差评”,方便群众开展监督,累计评价量达到了39万余条,评价量位居全区前列。
多措并举做好政务公开工作
强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巴彦淖尔市2021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进一步明确了责任主体、工作目标、措施及要求,加大“放管服”改革、重点民生领域、财政预决算、重大建设项目批准与实施、公共资源配置等领域信息公开力度,以公开促落实、促规范、促服务、促高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了便于群众了解该市最新的政策性文件,建成并运行了政府信息公开专区,配备政务公开宣传展示大屏、触摸查询一体机、打印机、资料架等设备,集中摆放政府公报、法律法规读本、办事服务指南等纸质文件。依托政务公开触摸查询一体机,整合政府网站、政务服务网、网上办事大厅等平台资源,提供便捷化的政府信息查询、信息公开申请、办事咨询答复、自助办理等服务,让群众办事省心、省时、省力,“就近”享受优质政务服务资源。在中心一楼,设置了政府信息查询点,配有综合查询机一台,政府信息查询书报架一个,并配备休息座椅等方便群众查询、下载、打印所需政府信息。截至目前,市局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189条,市局门户网站公开信息数量186条,市政府门户网站与旗县区门户网站公开信息13937条,各旗县区公众号8573条。
加大政策解读力度。围绕减税降费、脱贫攻坚等经济社会热点和百姓民生方面的关注点,严格落实解读材料和政策文件“同步起草、同步审批、同步发布”(三同步)工作制度,对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的政策文件均开展解读。已上报自治区该市政策解读42条,政策解读数量质量有了明显提升。三是依法依规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及时修订依申请办理相关文书,严格按照受理、登记、审查、审签、答复告知、送达收签、归档等程序,保证依申请公开依法规范办理。已受理依申请公开案件5件,已全部办结。网上接收申请6件,已全部转接相关部门办理。四是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重新搭建完善巴彦淖尔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新平台设有市级动态、旗县动态、政策解读、重点领域等6个栏目,法定主动公开栏目设有领导之窗、机构设置、规划计划、23个子栏目,日平均发布和采编各类信息60多条,为下一步政府信息公开规范化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五是持续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目前各旗县区已按照时限要求开始梳理编制办事一本通,制定完善本地区信息管理、解读回应、公众参与、监督考核等制度规范。完成了政务公开绩效考核、年度报告公布上报工作,启动了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工作,强化了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宣传力度,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下一步,巴彦淖尔市政务服务局将多措并举持续推动优化营商环境。一是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督促各地区、部门要建立“一把手”亲自抓“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机制,一一分解落实,压实部门责任,加大定期调度通报、专项考核等工作机制,建立优化营商环境与正风肃纪、干部监督、选人用人联动工作机制,推动各单位协同发力,全面提升地区营商环境建设水平。二是进一步提高重点领域审批效能。围绕市场准入、企业投资、工程建设、不动产登记、电力、民生事务等领域,主动对标先进地区,加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力度,强力推进“四办”改革,实现线下一门受理、一站服务,线上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切实推动并联审批、区域评估、多规合一、联合验收等重点改革任务加快落地。三是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聚焦重点审批服务事项,加快构建深度应用、上下联动、纵横协管的协同治理大系统,推动跨部门、跨层级、跨系统、跨业务数据互联互通。借鉴先进地区做法,创新政务数据共享与开放模式,建立物理分散、逻辑集中、资源共享的政务大数据,为提升部门间协同审批奠定坚实的基础。四是推动群众关心关注事项“一次办”。今年,将聚焦自然人的全生命周期,围绕“小孩出生一件事”涉及的《出生医学证明》签发、出生登记、《社会保障卡》申领等事项、“小孩入学”涉及的部门事项、“公民身故一件事”涉及的医保社保清算、丧葬抚恤金申领等事项,按照“一件事一次办”的改革思路,开发网上主题服务平台,实现申请材料“一张表”,部门联办“一体化”,线上服务“一次办”。五是不断丰富特色应用服务。积极拓展巴彦淖尔市主题服务内容,推动各相关部门将健康卡、社保卡、驾驶证、结婚证、营业证照等常用电子证照推送至“蒙速办”移动平台,并加大APP日常宣传力度,让群众通过亮证、扫码等方式即可办理业务。六是积极推行“帮您办”。及时制定公布本地区、本部门代办帮办服务事项清单,细化服务范围、职责及流程,并积极提供窗口端、PC端、手机端、电视端、热线端、自助端“帮您办”渠道,方便群众自主选择办事方式。重点围绕投资建设项目立项、用地、规划、施工、竣工等不同阶段的重点审批事项,积极开展政策咨询、协调推进、协办帮办服务。七是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以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主线,进一步加大督查指导力度,推动政务公开全面有效开展。进一步做好服务事项公开,确保群众关心和关注的事项能够及时公开,依法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有力推动干部队伍建设。通过中心组学习、专题辅导培训、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进一步发挥领导干部率先示范作用,带领全体党员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努力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上炼出真功夫。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