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迎难而上、顶压前行,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定不移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持续攻坚优化营商环境,集中力量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宜居宜业新城区,为全面推进现代开发区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坚定不移抓好招商引资
实行专业招商,脱产常驻六大区域招商引资。突出重点招商,围绕主导产业,锁定国内500强、民营500强等顶尖企业和各大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链主企业招大引强,力争引进一个项目带来一个产业。推行“一把手”招商,明确22个单位“一把手”引进项目和资金的“保位子”底线任务,完不成任务的让出位子。开展委托对赌招商,委托山东绿天使等第三方专业招商机构,双招双引,延链补链,造链育链。探索产业园和孵化器招商,联合企业建立科创中心、生产基地、创业园区等科创载体平台,设立科创基金,引进培育一批科创型、初创型和成长型企业。加快打造招商平台载体,加快实施标准化厂房、蒸汽管网、道路等园区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新建标准化厂房8万平方米。推动政企联合招商,推动以商招商、协会招商、商会招商、鸿雁回通等项目尽快落地。全年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84个。
高效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严格执行“项目管家、项目秘书”推进工作机制,年度实施重点项目70个以上,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亿元以上。集中力量攻坚37个续建项目,确保热电联产、增量配电网、科尔沁文旅综合体等项目如期复工,早日建成投产。保持33个新建项目前期工作“冬季攻势”力度不减,4月份应开尽开,上半年全部开工。加大民大一期、亚琦国际商贸物流城、科尔沁马城等项目盘活推进力度。推动快递物流园、标准厂房二期、园区基础设施、中央商务区等专项债项目编制申报。持续加大项目谋划和储备力度,切实加大对创新创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城市基础设施、新基建、民生社会事业等领域项目的系统谋划。
全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全力推动制造业振兴崛起。实施“工业倍增”行动计划,加强政企、银企互动,搞好要素保障和市场衔接。加快培育装备制造产业,以新能源装备制造、智能制造、新材料生产等为主攻方向,抢抓“窗口期”,加快打造风光储氢氨全产业链装备制造基地,推动英利光伏组件及储能、天恩液流电池、天楹北方总部、中电丰业电解槽、天合光能光伏组件等项目尽快落地开工。引导传统服务业充分发展。推动快递物流园、团商慧聚仓储物流、新华书店图书仓储物流、骥德仓储等项目建设。建设消费适配性区域性专业市场,推动奥特莱斯尽快投入运营。推动文旅体产业健康发展,加快推进孝庄河文化产业园、全民健身中心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加快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发展跨境电商,培育引进新经济业态,推动法律、金融、保险、会计、拍卖、工程造价、商业咨询、信息服务、测绘等新兴服务业集聚新城区。推动金融服务向实体经济注入活力。支持科技创新发展。持续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探索实施“人才飞地”“研发飞地”模式,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支持国有直属企业做大做强,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推动投融资平台创新,有效吸引各类资本参与开发区建设。
建设宜居宜业新城区
树立产城融合发展理念,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城北片区、河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成果编制。实施胜利北路、甘旗卡路、供热管网改造、污水管网混错接等基础设施和公建项目14项,改造加装老旧小区室内燃气报警设施5万户,改造老旧小区供热二次管网2个。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推动华宸尚品、碧桂园、花语园等17个房地产项目如期开复工、如期保交楼,确保“三难”问题得到及时、合理解决。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及场景应用,提升中心城区市政园林管养和环卫保洁市场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系统整治交通拥堵、停车困难、环境脏乱差等“城市病”,持续擦亮文明城、卫生城、园林城的“金字招牌”,不断提升新城区商气、人气、名气。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一步做好返贫动态监测。保持粮播面积总体稳定,继续实施高产创建行动,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通辽市农牧局等专家团队合作,建设玉米高产“千亩方、百亩块”2万亩和米豆间种示范基地1万亩。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裸地瓜菜和鲜食玉米,年内新增设施农业2万亩、鲜食玉米5000亩。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引进屠宰加工、熟食品制作、生物制药等下游配套企业。大力推进奶业振兴,支持蒙牛产能提升和现代牧业种业提升工程。抓好生猪、禽类、奶牛等规模化养殖。积极推进农旅深度融合,打造近郊休闲、乡村民宿、生态康养精品景点,建设城郊型乡村旅游基地。实施乡村建设“十项工程”,稳步实施农村电网升级、农村公路改造、供水保障、户厕改造等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覆盖率,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持续攻坚优化营商环境
对标一流,狠抓15个重点领域提升,推进市区两级行政许可“五统一”,健全完善三级政务服务体系,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一次办”“免证办”“就近办”,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4.0版,集中攻坚电子证照数据归集,继续开展政务服务效能第三方监督监测,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建立政府守信践诺机制,慎重承诺,有诺必践,继续清理规范涉企收费,顶格落实各项助企惠企政策,加快清偿拖欠企业账款,严禁严查乱摊派乱罚款问题。建立企业诉求管理平台,严格执行工作人员“六不允许、六个必须”服务制度,尽心竭力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加大园区“处僵治困”力度,加快闲置低效用地、“僵尸企业”处置力度,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打下坚实基础。
用心用力做好民生事业
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加快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促进更高质量就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全面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失地农民等重点群体就业,开展就业创业技能培训5000人以上,新增技能人才3000人以上,确保城镇新增就业1000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加快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提升。实施新增学位三年攻坚行动,推进新城二小、新城三小、新城二幼、新城三幼新建工程和辽河三小扩建、新城一幼续建工程,持续引进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增加学位3780个、园位1530个。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推进开发区疾控中心、开发区二级医院、电厂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全面落实“乙类乙管”各项防控措施,实施亚定点医院改造,提高应急转运能力,摸清老人、儿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底数,做好养老院、福利院、学校等重点场所防护。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辽河康养中心项目开工,新建社区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家、乡镇养老服务中心1家,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100户。实施开发区福利中心改建工程,建成镇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实施社会保险参保扩面专项行动,统筹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加大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力度,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人员生活补助标准。
最美愿景催人奋进,赶考步伐永不停歇。开发区正以“敢为人先、争做标杆”的气魄担当,奋力奔向现代开发区建设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