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赤峰,阳光洒满大地。在赤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元宝山产业园区内,工人们挥洒汗水干得起劲。位于赤峰高新区东山产业园钨钼高端合金材料制造基地项目建设现场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这些重大工业项目快速推进、落地实施的背后,得益于我市一系列稳定经济政策措施的出台,是我市助企纾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过程中,我市制定出台了《赤峰市关于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稳住经济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通过建立市领导包联重点企业及产业园区工作机制、优化企业融资环境、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等有力措施,使我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安全稳定生产,有效保障了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前10个月工业增加值增速由负转正达到2.9%。同时,建立包联工作协调调度机制、问题反馈上报机制,最大程度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依托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解决企业融资贵、融资不畅问题。建立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库、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库3个梯度培育库,我市已有7家企业被认定为自治区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
此外,我市聚焦产业链招商、惠企政策落地、平台载体等,积极为企业寻找市场。今年,我市将产业链招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由市领导挂帅当链长,全面推行重点产业链长制及重点领域专班制,在有色金属、医药化工、新能源等行业谋划了17条产业链,全面推进招商引资和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多渠道宣传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积极为全市中小企业组织创业培育等各类活动,争取各类资金,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年初以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市财政局积极开展自治区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工作,为全市79个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项目争取专项资金8800万元。为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利益,加大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力度,截至目前,共完成清偿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2.5亿元。
从政策制定到金融支持,从精心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到提供优质精准服务……我市出台的一系列稳定经济政策措施,对企业排忧解难、改善发展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记者 张绍军)
原标题:“政策礼包”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