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山东9月17日电 转眼已到中秋,这段时间里气温变化大,有时潮湿闷热,有时又会突然降温。在夹杂着暑湿、燥邪的环境下,人体很容易出现感冒、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还有的过敏性疾病也开始卷土重来。面对来势汹汹的“秋老虎”,泰安市中医二院假日门诊继续打造好无节假日医院!中秋节期间不停诊,初秋季节请广大市民注意养阴润燥养出好身体。
润燥要养肾阴
传统医学讲究整体观,五脏六腑中肺与肾密切相关。燥邪盛时,润肺的同时不能忘了养肾。因为,秋季容易产生秋燥而伤及阴液,如果本来就是肾阴虚的体质,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出现夜间口干、手足心热、盗汗等症状。
中医有“久病及肾”的概念,任何一个脏腑如果用的时间长了或强度太大了,有了过度损伤或消耗,最终都会引发肾虚。
天气干燥注意护眼
干燥的气候下,有一种疾病非常高发,那就是干眼症。中医称干眼为“白涩病”,认为本病多与肝、肾、肺、脾有关。由于邪热留恋、肺阴不足、肝肾阴虚、气血亏虚等导致津液不能输布润泽五脏,上荣于目而致目失濡养。
如何防治干眼症?专家建议:
保证充足睡眠,别熬夜,避免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或看电视。
要多吃新鲜蔬果,多饮水,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室内若干燥,建议放盆水增加湿度。
要勤动眼,没事“眨眨眼”这个动作能让眼睛得到保湿。
此外,还可以喝枸杞菊花茶。取枸杞10克、菊花10克,开水冲泡饮用。
在中医药方面,治疗眼部疾病,往往从肝肾入手,临床上常用杞菊地黄丸,它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了枸杞子和菊花两味中药,对于肝肾阴亏引起的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等效果不错,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