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聚焦数字经济背景下高等教育与新质生产力发展,2025 CGMA全国高校发展论坛5月16日至17日在深圳前海圆满举办。本次论坛由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主办,广东省管理会计师协会协办,汇聚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财金领域的企业代表和行业领军人物,共同探讨管理会计教育的未来路径与财金人才的核心能力构建。
本次峰会以"聚焦数字经济与人才发展,打造湾区新质人才引擎"为主题,紧扣国家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转型趋势,围绕人工智能时代下管理会计的教育革新与数字化实践展开深入交流。
AICPA & CIMA国际注册专业会计师公会北亚区总裁李颖女士(FCMA,CGMA);广东省管理会计师协会会长、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林斌致欢迎辞
峰会伊始,AICPA & CIMA北亚区总裁、CIMA资深会员、CGMA全球特许管理会计师李颖女士和广东省管理会计师协会会长、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林斌分别致欢迎辞。李颖表示,数字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正加速重塑财金人才的能力模型。CGMA高校发展论坛希望搭建一个开放、务实的交流平台,与高校共同探索如何培养既扎根中国实践、又具全球视野的高质量财务人才。她介绍,CGMA专业资格体系正进行战略性升级,聚焦业财融合、实战能力、绿色金融与生成式AI等新兴领域内容,同时推动数字化管理会计(DMA)项目在高校深化落地,与各类教学改革形成协同,助力学生更好连接职场需求。
林斌教授介绍,广东省管理会计师协会(GAMA)自2016年由多位管理会计学者联合发起以来,始终致力于推动管理会计理念在区域内的传播与深化,助力高校与企业建立更紧密的沟通机制。他表示,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管理会计教育肩负着"连接理论与实践"的重要使命。他强调,GAMA将继续与公会等国际专业机构加强合作,推动资源共享、标准共建,并期待通过此次论坛加强各方协同,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中国实践特色的财会人才培养体系。
主旨演讲嘉宾(由上至下) AICPA & CIMA 中国大陆事务总监梁 平;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党委书记刘俊勇;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周冬华
随后,多位行业与学界代表发表主旨演讲,围绕人才战略、教育模式、课程改革等核心议题发表观点,并结合各自院校的探索实践及案例,展现出对"数字+财务"融合背景下教育创新的前瞻性探索。
AICPA & CIMA 中国大陆事务总监梁平围绕公会在推动中国管理会计教育改革方面的战略实践和整体路径进行了分享,并重点介绍了数字化管理会计(DMA)项目自2022年被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引进以来在中国高校的落地实践。他指出,DMA项目作为公会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是"知识传授"到"能力构建"的桥梁,尤其聚焦于业财融合和数字工具的财务应用,并引导学生在真实或拟真业务场景中锻炼数字化思维与管理判断力,旨在助力高校打造适应数字经济时代要求的复合型财经人才培养体系。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党委书记,中国管理会计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俊勇主旨演讲中指出,面对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应主动应对数字化转型,重构人才培养体系。他介绍了学校在打造"AI学科引擎"和推进"行动学习"教学方法方面的探索,强调以真实场景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他表示,高校在推动本土管理会计教育创新的同时,也应借助CIMA等国际平台深化交流合作,实现会计教育在技术与人文之间的融合发展。
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冬华全面介绍了江财会院的办学情况,着重分享了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举措。从教学设计角度分享了学院近年来推动"线上+线下+项目"的混合式教学改革。他特别指出,在"双一流"高校建设与本科教育评估背景下,引入CGMA/DMA等国际化课程资源不仅有助于课程体系升级,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胜任力和国际化竞争力。
圆桌论坛现场
由AICPA & CIMA中国大陆新兴市场总监张江华主持的圆桌对话环节,来自全国五所高校的会计学院负责人围绕"管理会计教育与数字化实践的融合路径"展开深入探讨,重点聚焦课程建设、师资发展与业财融合人才培养。
多位嘉宾认为,CIMA公会早在2019年便将"数字化"纳入CGMA能力框架,走在行业前沿。DMA(数字化管理会计)项目自2022年在中国发布以来,已被多所高校纳入专业教学中,与原有管理会计课程实现有机融合。高校普遍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内容嵌入课程设计,并探索"会计+数据科学"等跨学科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与综合能力。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专家们指出,数字化背景下教师能力提升面临挑战。各高校积极推动专任教师参与DMA师资研讨、引入企业专家参与教学,并尝试跨院系、跨高校的协作机制,共同打造具备实践能力与技术理解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关于业财融合人才的培养,重庆理工大学副院长张志恒介绍了"重理工模式",即"业务+财务+信息技术"三位一体的交叉融合路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院长余鹏翼强调实践导向,通过校企协作,让学生每年有3至4个月深度参与真实项目,以提升业务理解力。
中央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刘俊勇分享了"奥马行动"实践案例教学经验,强调本土案例的价值与国际理念融合。他还提到,中财正在与CIMA探讨基于DMA的跨校合作与辅修课程共建机制,扩大管理会计教育影响力。
江西财经大学院长周冬华指出,学院通过建设线上课程群、推广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打造"互动型课堂",并推动"业务进课堂"项目,强化教学与企业实践间的联动。
天津财经大学副院长孙毅则分享了"理论—场景—决策—反馈"闭环式课程探索经验,并表示,DMA师资研讨为高校教师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实质支持,有助于突破传统教学的边界。
作为本次论坛的组成部分,5月17日上午,CGMA合作高校教师代表团在中兴通讯专家团队陪同下参访了深圳中兴通讯总部,深度了解企业在5G、AI与数字化转型领域的前沿实践。
在数字化展厅,教师们通过场景化体验,直观感受到企业在整网TCO优化、AI智能运维、算力布局等方面的全栈能力;在专题交流环节,中兴通讯财经与人力资源总监徐凡介绍了"数字人才"体系的构建经验,并就高校关注的"产教融合落地机制"进行专业回应。
多位教师在参访后表示,此次活动加深了对产业实践的理解,有助于今后将行业案例转化为教学资源,推动课程设计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导向"升级,鼓励学生结合CGMA等国际认证提升综合素质。
本次论坛不仅为全国高校间的交流合作搭建了高质量平台,也为大湾区乃至全国在"数智+财务"融合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注入了新动能。未来,AICPA & CIMA将继续与国内高校携手,推动管理会计教育改革落地,助力建设高层次、国际化的财金人才队伍。
AICPA®& CIMA®国际注册专业会计师公会
AICPA® & CIMA®国际注册专业会计师公会(The 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Certified Professional Accountants)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与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于2017年联合成立,现已代表全球60万名公共与管理会计专业人士。作为全球财会与金融行业的领导者,公会致力于推动行业标准、提升专业素养、倡导公共利益,并在政府合作、职业发展和思想领导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公会提供涵盖注册会计师(CPA)与全球特许管理会计师(CGMA)的国际领先专业认证,其中CGMA是全球最广泛持有的管理会计头衔之一,超过15万名专业人士凭借其在财务、战略、运营和管理方面的综合能力,服务于全球各类组织。
CIMA®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
CIMA成立于1919年,是全球最大的、领先的管理会计专业机构。作为公会的创始机构之一,CIMA在188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众多会员和学员,活跃于工商企业、公共部门和非营利机构。CIMA始终与雇主紧密合作,致力于前沿研究并推动职业发展,确保CIMA会员成为全球企业的优选财务与商业领导者。此外,CIMA在学术领域有着极高的认可度,其管理会计知识体系对学界的影响已远远超越了专业会计师考试备考的范畴。CIMA所提倡的CGMA管理会计职业能力框架及其构建的管理会计知识体系,已成为管理会计学术研究的重要参考。
CGMA全球特许管理会计师(Chartered Global Management Accountant)
CGMA是全球企业公认的管理会计领域的权威资质,也是全球最广泛持有的管理会计师头衔之一,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和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两大全球会计职业组织集合双方资源以及专业知识和经验共同推出。
CGMA头衔是对于管理会计师的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的认可,突显了管理会计师所具备的道德标准和专业技能,是企业网罗高级财务和管理人才时的首选资格。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50,000名精通财务、运营、战略与管理的会计和财务专业人士荣获此头衔。全球财富100强中有91家企业选择CGMA持证人为企业效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