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重组胶原蛋白赛道爆发,巨子生物如何以全链条创新领跑千亿市场?

2025-05-12 14:19:26 来源:北国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在全球生物科技快速发展的当下,合成生物学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关键领域,正深刻改写着生物材料、医疗健康等产业的格局。从实验室里的前沿技术到日常生活中的护肤品、医疗器械,合成生物学的成果转化正悄然重塑大众生活。在这一进程中,中国企业巨子生物凭借“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生态,不仅打破了国际技术垄断,更重塑了生物材料领域的全球竞争格局。

  基础研究:合成生物学的底层突破

  在巨子生物的创新体系中,基础研究是贯穿始终的“源头活水”。公司研发团队,早在21世纪初便瞄准重组胶原蛋白这一前沿领域。但彼时,全球范围内该技术尚处实验室阶段,从基因序列设计到大规模发酵生产,存在诸多未解难题。

  为突破技术壁垒,巨子生物构建了金字塔式的科研平台体系。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国家级平台,陕西省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等5个省级平台,以及8个市级科研平台,形成从分子机制研究到材料性能测试的全维度覆盖。这种层次分明、协同高效的布局,既承担了“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1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又紧贴市场需求开展应用型基础研究。截至2024年12月,巨子生物累计拥有专利及专利申请167项,其核心技术多次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为后续技术攻关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

  技术攻关: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效率革命

  在夯实基础研究的同时,巨子生物持续加码技术攻关,将实验室里的“可能”转化为产业界的“可行”。以重组胶原蛋白为例,早期该材料面临表达效率低、纯化难度大、结构稳定性差等产业化瓶颈,巨子生物通过优化基因工程菌构建、升级高密度发酵工艺、创新层析纯化技术,率先实现全长单链重组胶原蛋白的大规模生产,成为全球早期实现该技术商业化的企业之一。

  2024年,巨子生物再获IV型、XVII型等多型别胶原蛋白发明专利,进一步拓宽了重组胶原蛋白在医学美容、组织工程等高端领域的应用边界。

  产业 转化 :构建“研-产-用”一体化生态

  创新的价值,最终体现在产业化落地的能力上。巨子生物以合成生物学技术为核心,在重组胶原蛋白、稀有人参皂苷等领域构建了规模化生产体系,形成“研-产-用”的高效转化链条。其建成的生产线可稳定供应多种类型的重组胶原蛋白,覆盖医疗、护肤、食品等多个领域,成为全球少数具备全型别胶原蛋白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

  在产业生态布局上,巨子生物坚持“双轮驱动”。一方面服务医疗机构,产品进入全国1700家公立医院、3000家私立医院及13万家药房,成为临床修复领域的信赖之选;另一方面深耕大众市场,通过可复美、可丽金等品牌,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功能性护肤品。据2024年中期财报显示,公司营收达25.4亿元,同比增长58%,净利润9.8亿元,同比增长47%,在行业承压期实现逆势上扬,印证了技术驱动型产业转化的强大韧性。

  巨子生物的20年历程,是中国生物科技企业从技术追赶到生态引领的缩影。通过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与产业转化,其不仅重塑了胶原蛋白行业格局,更验证了“全链条创新”的商业可行性。在“健康中国”战略指引下,这家以“硬科技”立身的企业,正在用创新生态的持续进化,书写着生物科技惠及全球的新篇章。


编辑:沈露
审核:王怡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