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调梦师GMN官宣加入IFA国际芳疗师联合会 重塑助眠消费新格局

2025-05-12 13:35:39 来源:北国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在“失眠”成为现代都市人共性难题的今天,助眠产品正从单一功能走向科学节律管理。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关注产品成分是否天然、使用是否舒适、能否真正改善深度睡眠与情绪焦虑。

  面对这一趋势,中国睡眠情绪疗愈品牌调梦师GMN率先迈出专业化步伐,正式宣布成为IFA(国际芳疗师联合会)认证企业会员单位,并同步启动多位国际芳疗师合作计划,围绕天然精油、节律调理与香氛疗愈,全面升级其产品矩阵与服务体验。

  业内人士指出,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品牌在国际标准体系中的话语权,也被视为助眠行业由“体验导向”转向“专业可信”的重要分水岭。

  助眠消费进入精细化阶段     标准建设与用户体验并行

  随着健康消费理念升级,助眠市场正从“临时应对”转向“节律调理”和“情绪疗愈”的方向演进。《2025年中国睡眠产业趋势洞察》指出,到2026年,中国助眠市场有望突破4000亿元,消费者对产品的核心诉求,正逐步从“有没有效”变成“是不是安心、能不能持续改善”。

  这一趋势对品牌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在配方安全性、使用体验上做足功课,又要建立科学可信的体系化标准。对此,调梦师GMN选择以国际权威认证为起点,通过加入IFA(国际芳疗师联合会),建立起与全球芳疗行业接轨的专业框架。

  目前,调梦师GMN旗下“双子座晚安系列”已覆盖精油晚安贴、晚安喷雾、精油眼罩等多个产品形态,主打天然成分与12小时缓释机制,适配不同用户的睡眠场景。从睡前放松、入睡过渡,到夜间维稳、晨醒舒缓,逐步构建起完整的节律管理闭环。

  联合 多位国际芳疗名家     打造情绪疗愈闭环体验

  围绕这一体系,调梦师GMN同步展开全球专业资源整合。品牌透露,目前已与多位资深芳疗师建立合作机制,这些专家分别在植物成分筛选、情绪疗愈路径优化、香氛体验层次调整等方面提供专业支持。这意味着,用户在体验调梦师产品时,所接触的不仅是“好闻的香气”或“柔和的贴片”,更是背后一整套基于国际标准、结合东方用户偏好的助眠逻辑。

  随着后续合作深化,调梦师GMN还将进一步拓展面向不同情绪场景的产品线,如“压力过载型失眠”“节律错乱型失眠”“焦虑恢复型睡眠修复”等,持续完善情绪疗愈产品矩阵。

  行业进入分化期     标准化能力成为品牌护城河

  在行业层面,助眠消费虽然热度持续升高,但分化趋势也日益明显。数据显示,2024年助眠新品发布数量同比增长57%,但具备国际认证与系统化产品逻辑的品牌占比不足5%。

  调梦师GMN凭借IFA权威背书、专业顾问参与以及覆盖多元睡眠场景的产品矩阵,已在这一轮标准化进程中占据先发优势。从用户端建立专业信任,从产业端形成品牌壁垒,这种“双循环”机制也正成为行业高质量竞争的关键指标。

  分析人士指出,在未来2至3年内,真正具备“标准构建力 + 研发体系 + 用户体验闭环”的品牌,将更有机会在助眠经济成为主流健康赛道的进程中实现结构性突破。

  从国际标准出发,走向生活方式的重构

  调梦师GMN表示,接下来品牌将在昼夜节律生物学(Chronobiology)与芳香疗法(Aromatherapy)两大研究方向持续发力,推动助眠产品与情绪疗愈场景的深度融合。同时,布局将继续拓展至商超、会员店、药房等多元线下渠道,并通过线上平台与内容社交实现全链路触达。

  “助眠从不是一件‘临时解决’的事,而是每个人健康节奏的一部分。”品牌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让‘专业而温和的节律修复’成为一种可被信赖、被坚持的生活方式。”

  随着标准化路径逐步清晰,助眠产品正从“小众补充”走向“大众日常”。调梦师GMN的这一步,或将成为未来三年行业发展的重要参考坐标。


编辑:沈露
审核:王怡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