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鼎捷数智:用数智实现创想,“让更多人智慧工作,乐享生活”

2024-11-28 15:38:36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11月22日,以“数智驱动·创新无限生产力”为主题的鼎捷品牌焕新发布会暨上市10周年庆典于上海黄浦江游轮上圆满举办,重磅发布公司9月更名后的公司新LOGO以及全新的品牌主张。发布会受到政学界、产业界、主流媒体、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超200名领袖代表、专家学者、机构代表汇聚于此,共鉴鼎捷品牌焕新的里程碑,共享数智新视界!

  鼎捷数智董事长兼总裁叶子祯在发布会开场发表主题为《砺行十载路,数智焕新章》的精彩演讲,倾情解析鼎捷数智品牌焕新背后的数智蜕变。叶子祯董事长表示,鼎捷从2015年提出“智能+”战略开始,不断在思考“智能化”的终级想象是什么,这也是鼎捷品牌焕新的根本思考。鼎捷数智将以全新视角运用数据和智能技术创新生产力,让系统实现数据自决驱动+智能生成驱动,引领企业从“钢铁侠”换代为“变形金刚”(钢铁侠是通过不断升级装备来增强能力,但本质上还是人和设备的结合;而变形金刚则可以随时拆卸、变形,适应不同环境),成为以数智驱动的未来企业,用数智实现创想,“让更多人智慧工作,乐享生活”。

  迈向数智原生世界,不谈“升级”谈“换代”

  回顾中国GDP发展过程,从过往的人口红利带动增长,发展为后续的资本投入带动。而未来10年,中国GDP增长将从劳动力与资本驱动,逐渐变为全要素的驱动增长。其中,数据和智能技术将在未来10年扮演中国GDP增长重要的动力元素。

  如今,智能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方式,当思维模式站在了全新起点摆脱了过往束缚,进而发挥智能技术的能力,则有望带来颠覆性的新生产力。这就是所谓“原生”,即在数智世界上直接诞生的全新未来。

  这样的“原生”回归企业运作之中如何表现?叶子祯董事长以CAD设计为例,指出传统的改型设计以人力的方式利用CAD工具来完成设计要50分钟,而加入数智化之后仅需3分钟,以一个“数字人”完成10个工程师所需完成的全部事项。这便体现了一个原生的状态:未来,将实现人与系统的合二为一。

  数智驱动的进化,就是从人的驱动逐渐转变为流程驱动、模型驱动、数据驱动,最后跨越鸿沟,最终迈向数智原生世界。但这一鸿沟的跨越仅靠传统思维定然无法完成,因此我们不谈“升级”而是要“换代”,以“数据自决+智能生成”形成新的驱动力,迈向数智驱动的数智原生世界。

  化身“变形金刚”,用数智实现创想

  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智能体(Agent)迎来爆发期。在商业上智能体往往以单元级形式方式运作,而鼎捷要做的是以单元级构成系统级,使智能体在数据自决和智能生成的驱动下,形成完整的作业链条,如同指挥官知人善用、调兵遣将,发挥每个智能体的专长部分,共同完成企业的目标事项。

  鼎捷致力于用数据和智能技术创新生产力。其中“创新生产力”从两个方面展开:其一,创新·生产力,即提高现有生产力的效率和水平。其二,创·新生产力,这便需要创造新生产方式、新组织形式、新商业模式。企业迈向数智驱动,就如同从“钢铁侠”换代为“变形金刚”,数智驱动正如变形金刚变形时调度底下智能体高效组合协作,以快速应变能力与快速组合能力,以速度取胜,以有准备击败无准备,推动企业目标的高速达成,这无疑是颠覆性的,借此鼎捷也积极践行“用数智实现创想”的价值主张。

  “智慧工作,乐享生活”,迈向数智原生新价值

  鼎捷从1982年成立至今,42年间积累了为50.000+客户实现数智化转型的实践经验,鼎捷希望携手各行业的客户迈向数智原生的全新世界。而构建这样的世界,应将以人为本、以企业的永续经营为最重要的思考。在这样的思维下让更多人智慧工作,乐享生活。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使用并不是取代人,而是让人拥抱“生而为人”的喜悦,这是鼎捷一贯的主张。

  正如鼎捷的全新logo所示,中间这个点象征数据,意味着鼎捷将从数据源头出发,以数据和智能技术作为数智时代的核心驱动力,携手各产业和平台合作伙伴共同迈向数智原生世界,不断探索生产力创新的无限可能。

  传统企业的数智化转型是近年来持续为产业界所关注的重点难题,而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将为推动企业数智化转型注入新的动能。在此过程中,鼎捷数智将立足于“用数据和智能技术创新生产力”的全新企业使命,力求“用数智实现创想”,最终让“更多人智慧工作,乐享生活”。


编辑:沈露
审核:王怡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