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新突破!江南大学研发了一款“真”无醛淀粉胶

2022-05-09 09:31:18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搬新家三年都住不进去?放了无数盆绿植,空气清新剂、净化器齐上阵,但室内的的甲醛总也除不干净?

  甲醛是一种无色的强烈剌激性气体,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癌症、白血病、不孕不育、慢性呼吸道疾病、儿童发育畸形等严重的健康问题。

  现实困境:无醛胶并非零醛

  2018年,来自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顾正彪教授团队的金俊男前往中国板材之都——山东临沂进行生产实习。期间进入一家人造板工厂,他立刻被刺鼻的气味熏得眼睛流泪。工人们长期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消费者使用这样的板材,该有多大的危害?在询问专业技术人员关于人造板和胶黏剂的制作流程后,他发现,甲醛胶黏剂是目前板材制备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最大隐患,目前市面上号称无醛的E0级板材只是甲醛释放量小于0.05mg/m3,而并非真正的零醛,在室内叠加使用后就会导致甲醛超标。“如果能发明一种真正无毒无害的无醛胶,从源头解决室内甲醛释放问题就好了!”金俊男心里想到。

  目前有醛胶市场占比超七成,而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甲醛主要来自家具所用的甲醛胶黏剂,且甲醛的释放期长达3-15年之久,就算一个房间全部用号称无醛的E0级板材装修,由于甲醛的叠加释放,最终所释放的甲醛也将超标,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生活。为了解决甲醛释放的问题,国外从上世纪就开始了无醛胶黏剂的探索,但市场上现有的传统无醛胶仍存在毒性释放、应用受限、不可持续、价格高昂等问题。

  突围方向:无醛胶黏剂是技术关键

  “完全无甲醛的胶黏剂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途径,如何研发出一款真无醛、能广泛应用且价格合适的胶黏剂是我们团队研究的重点。”金俊男如是说。

  无醛胶黏剂现已成为木材胶黏剂行业的研究重点,但目前现有的无醛胶黏剂如异氰酸酯等仍存在毒性,不可再生且价格高昂,无法被广泛使用。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淀粉质资源与利用研究团队采用了绿色无毒可再生的玉米淀粉研发出一款新型无毒且价格低廉的木材胶黏剂,让家具不再释放甲醛,从源头解决室内空气问题。

  此项研究主要进行了两大突破:一是克服了现有无醛胶存在的瓶颈性问题,二是突破了淀粉本身应用于胶黏剂上的痛点问题。该技术解决了传统淀粉胶反应不稳定易凝胶、热压不易固化、久放易分层、泡水易开胶等难题,成功实现了真正的零甲醛人造板淀粉基胶黏剂的产业化生产。通过反应位点和交联改性两个关键技术,以绿色可再生淀粉为原料,成功研制出低成本、高性能、耐水性好的无甲醛胶黏剂,其价格仅为现有无醛胶的40%,让家家户户用得起真无醛板。

  该胶黏剂还可有效适用于现有人造板加工工艺,促进环保型胶黏剂的开发和产业化应用,助力创造绿色无醛的家装环境,推动淀粉深加工行业的发展和农副产品的高值转化。

  未来前景:“真”无醛值得期待

  根据中国胶黏剂协会的测算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木材胶黏剂消费额已达到995亿元,其中无醛胶市场规模接近200亿元。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无醛胶市场应用推广相对缓慢。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推广绿色建材,人造板甲醛释放国家标准日趋严格,当前企业急需新兴胶黏剂技术以带动人造板产业结构升级。而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和健康的重视,绝大部分消费者会选择高端无醛板材,研究发现,市场上的无醛木材胶每年正以30%的速度增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无醛胶黏剂市场前景可待,未来可期。

  据了解,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淀粉质资源与利用研究团队已与多家企业签订协议,他们将共同推进该项技术市场化的发展,之后将进一步加大研发,进军首饰粘接和工业用胶,逐渐覆盖胶黏剂全业态,实现胶黏剂行业向高端转型。

  可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真正的无醛板材将走进千家万户,畅享室内健康空气指日可待。


编辑:徐霞
审核:吴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