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北京8月19日电 (记者 王镜榕 视频报道 宁晋环)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是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其中,节能家电、智能家电消费均保持较快增长,绿色消费渐成新风尚。
“这些数据印证着消费结构向品质化、绿色化、数字化升级的深刻变革。”近日,中宏观察家、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戴稳胜接受本网专访时指出,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有效释放内需潜力以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到财政部,打出的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正加速落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充足动能。
一是政策工具箱,以“真金白银”撬动消费升级。消费潜力的释放,离不开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协同发力。国家发展改革委最新部署显示,今年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全部下达完毕,并将于10月按计划下达第四批690亿元资金,届时将完成今年3000亿元的资金下达计划。这笔资金通过“政府补贴—企业让利—居民消费”的传导链条,形成显著乘数效应——2024年首批以旧换新政策对家电、汽车等消费的带动作用充分证实了这一点。与此同时,财政部通过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进一步强化财政金融协同联动,以“真金白银”支持居民消费,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推动“敢消费”向“愿消费”转化。
在投资端,今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8000亿元已全部下达完毕,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元已基本下达完毕。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即将落地,进一步解决项目建设资本金和配套资金不足问题。支持和鼓励民间投资发展。
二是破立之间,破解深层次矛盾激活新动能。尽管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显著,但需清醒认识到当前挑战:居民预防性储蓄率仍处高位;高品质服务供给与消费升级需求存在差距;民间投资信心修复仍需时日。对此,一方面,通过制定与推进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助力扩大消费行动方案,加速人工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等技术创新应用,培育智能穿戴、无人机等新增长极;另一方面,深化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重点整治“内卷式”竞争,修订价格法强化反低价倾销规制,推动跨区域电力市场一体化,降低要素流动成本。
三是战略领域制度型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在扩大内需的同时,向社会资本制度型开放若干战略领域。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将投向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等战略领域,通过“财政贴息+抵押补充贷款(PSL)”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与此同时,服务消费提质扩容工程全面启动,文旅融合项目、社区嵌入式养老设施等建设被纳入重点支持清单,形成“消费升级—产业转型—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四是向新而行,在改革深水区开辟增长蓝海。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聚焦消费场景创新培育首发经济、银发经济;聚焦重点行业产能治理,通过标准提升倒逼落后产能退出。
释放内需潜力既是应对短期波动的必然选择,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长远之策。当政策工具精准滴灌、市场活力充分迸发、创新动能持续涌流,中国经济必将在高质量发展航道上破浪前行,书写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