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北京3月4日电(记者 王镜榕 视频报道 张纬宇)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乡村的振兴,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阐明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要求和主攻方向,是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中宏观察家、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姜长云就相关热点接受本网视频专访。
新时代新“三农”工作总抓手
中宏网记者:刚刚告别的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您怎么看乡村振兴取得的新成就?
姜长云: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回望过去,我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成就可喜可贺。2023年粮食再次增产,粮食产量连续9年超过1.3万亿斤;农民收入较上年实际增长7.6%,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到2.39;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不断取得实效,有效防止了规模性返贫。
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范例竞相涌现。乡村产业串珠成链、成群结网的发展,不仅诠释着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密码,还通过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相得益彰,不断谱写着“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壮丽篇章。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兴奋点不断形成。近年来,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符号、乡村品牌产品活力四射,正在成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宝塔”。新型经营(服务)主体昭示的科技范,土特产经济显露的人文情,从不同角度擦除着人们对农业乡村的传统印象,也一再让世人刮目相看。产业融合、城乡融合、数字农业、数字乡村、城乡医疗卫生共同体、城乡教育共同体,带动乡村活力竞相迸发,乡村魅力不断彰显,乡村潜力加快释放,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展,日益彰显了美丽中国的乡风乡韵乡情,昭示着和美乡村的农耕农趣农味;也推动“让农民就地就近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由梦想走进现实。
中国农民的美好生活日益吸引全球的关注和世界的目光。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展,不仅点燃了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激情,也不断刷新着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期待。
绘就宜居宜业乡村振兴新画卷
中宏网记者: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您对新的一年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有什么新期待?
姜长云:展望未来,我们对两会推动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充满期待。
期待通过两会代表、委员的建言献策,推动我国更好地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更好地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谱写“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壮丽篇章。
更好地交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20年前发端于浙江的“千万工程”,已经成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灯塔工程”,成为探索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的“旗舰工程”。其体现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正在深刻影响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为我们在此进程中“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提供了榜样。近年来,许多地方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些很好的探索。
推动因地制宜地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重点任务和主攻方向。这就是,一个引领(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一个定位(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两条底线(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三大重点(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两大动力(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两大举措(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和一个结果(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推动“三农”工作更好地体现“两个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部分地区“村BA”“村超”“村排”“村晚”亮点纷呈,草编、藤编、柳编、互联网+精彩夺目,不断转换成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兴奋点,也提醒我们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坚持“两个结合”,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有着无尽的潜力。也只有这样,才能走好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这盘棋,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不断变成“广泛汇聚各方力量”,不断提升广大农民乃至城乡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过程。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