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中宏观察
  • 中宏网首页 >
  • 中宏研究 >
  • 中宏观察 >
  • 正文

中国东盟共建“一带一路”开启新时代

2023-09-11 10:09:27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北京9月10日电 (记者 王镜榕 视频报道 周子怡) 当地时间9月7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出席第18届东亚峰会。李强强调,更好发挥东盟主导作用,共促包容互利合作。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继续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欢迎各方积极参加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十年来,东盟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区域和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中国东盟共建‘一带一路’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再到现在的高质量发展,保持良好势头。”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博导万喆接受本网专访时表示,未来,中国东盟共建“一带一路”将共同克服挑战,开启新时代,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了新动能,有力推动东盟成为“增长的中心”。

  万喆告诉记者,中国与东盟各国发展阶段衔接、理念思路契合、经济结构互补,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在东盟不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断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从发展阶段看,中国处在工业化的中后期,具有世界独一无二、超大规模单一市场和门类齐全的制造业体系,第二产业产能旺盛,面临产业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压力。东盟国家工业化水平低于中国,加快工业化大发展的任务紧迫而重大。

  从经济规律看,产业链的转移是经济规律的内在需要,近年来部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离开中国,向东盟国家转移,包括成衣制造等逐渐从中国转移到东盟国家,而中国正成为包括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承接地。中国产能向东盟国家转移,能加快东盟国家工业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国内产业结构也能得到进一步优化,为新兴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空间。

  从新发展格局看,中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赋能中国东盟共建“一带一路”产业链,形成互利共赢局面。一方面,中国作为世界市场加大对全球的开放,继续推动东盟国家分享中国市场机遇,东盟国家的食品、农产品、能源、矿产等优势产能也可以更加顺畅地进入中国;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继续为东盟各国提供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和中国智造,我国数字经济应用经验、5G基础设施建设技术、人工智能应用基础等高新技术优势可更加顺畅地落地东盟国家,东盟成为国际循环的重要一环。正是新发展格局的推动下,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与投资出现高速增长。东盟是中国第三大外资来源地,也是中国对外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中国同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编辑:王镜榕
审核:郭勇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