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北京11月5日电(记者 王镜榕)11月4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指出,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要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大势,支持世界各国扩大开放,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推动人类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习近平强调,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
中宏观察员 宋微
日前,中宏观察员、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宋微就相关议题接受专访。
中宏网记者:“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志”,在习近平主席的演讲中,进一步宣示了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开放的决心和雄心。您怎么解读十八大以来中国推进更深层次开放的伟大实践?
宋微: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形势的新变化,中国不仅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而且通过更深层次的改革将对外开放水平推向新高度;习近平主席在多种场合不仅宣示中国开放大门永不关闭的决心,更通过进博会等平台宣布了一系列扩大开放的新举措,在不断深化的改革实践中打开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局面。针对此问题,我想重点谈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一带一路”倡议奏响开放合作的大合唱。在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经过八年的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已取得重大的成就。时至今日,中国已同1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其中与13个沿线国家签署了自贸协定,与56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双边投资协定。随着中国与沿线国之间设施联通、资金融通等水平不断提高,在全球供应链受疫情冲击下,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投资规模逆势稳步提升,彰显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
二是自贸区港成为中国深化改革、推进开放的新高地。从2013年,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作出加快自贸区建设,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的决定;再到2018年习近平主席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布,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已基本形成覆盖东西南北中的试点格局,自贸区港也成为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要门户。在今年进博会的开幕式中,习近平主席进一步提出要“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做好高水平开放压力测试,出台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而这无疑将进一步提高自贸区的改革创新水平,切实发挥其中国扩大开放的标杆作用。
三是中国积极加入双边或多边自贸协定。近些年来,中国相继与冰岛、瑞士、韩国以及柬埔寨等国家达成自贸协定,极大降低了双边的经贸交易成本并带动了双边投资水平。特别是在今年1月1日,中国与毛里求斯自贸协定也正式生效,协定范围涵盖贸易、投资、经济技术合作、贸易救济、原产地规则等众多领域,同时也成为我国与非洲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定。此外,中国积极推进多边自贸协定的谈判与落实。在中国的不懈努力下,RCEP正式签署,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谈判如期。而且中国正积极加入以及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以及“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这无疑将进一步扩大中国的自贸朋友圈。
在今年进博会开幕式中,习近平主席对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等提出进一步要求,而这无疑将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中国。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