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北京7月12日电(记者王镜榕)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近日召开。会议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
日前,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教育部新闻传播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王晓红就相关话题接受本网专访。
媒体融合发展的行动南针
中宏网记者:当前时间节点,第十四次深改会重点提出并就推动媒体融合提出若干意见,您怎么看相关意见精神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王晓红:2020年6月30日,中央领导人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指出,必须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既善于积势蓄势谋势,又善于识变求变应变,紧紧扭住关键,积极鼓励探索,突出改革实效,推动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这些最新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和理论武器。
2020年是我国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第六年,也是实现县级融媒体中心全覆盖的关键之年。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进一步深化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行动方向。
唯有“深改”,方能“深融”
中宏网记者:结合十四次深改会的会议精神,作为一名媒体融合领域资深专家,您对当前我国媒体融合面临的突出问题怎么看?
王晓红:当前媒体融合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中央领导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改革发展要敢于涉险滩、闯难关。正如“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同样需要勇气和胆识。唯有“深改”,方能“深融”。
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离不开体制机制的健全和发展。媒体融合是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体制机制改革是实现深度融合的底层基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的原则要求,提出深化媒体融合改革要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规律,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以此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一方面,要从顶层设计入手,调整体制机制、重组组织架构、优化资源配置,打破不同媒体形态之间工作隔离、各自为政的弊端,实现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的全面升级和生产流程的再造。另一方面,要以全局化的思维和视角,统筹从中央到地方,从省域到县域的各类资源,走上一条集约化、全域化、规模化的媒体融合发展之路,最终实现“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的宏伟目标。
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离不开从内容到渠道、从观念到作风的全面革新。中央领导同志指出,“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无论传播环境如何变化,内容建设始终是主流媒体打造影响力、赢得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如何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内容,永远是主流媒体的责任和使命。同时,我们也要思考如何继续发挥主流媒体在内容资源上的优势,让优质内容更好的抵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渠道的建设,以适应新的传播环境和传播规律。
当然,有了内容、有了渠道并不意味着就有了影响力。媒介融合不仅是传播渠道的增加,更是包括生产方式、传播方式、组织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在内的全面革新。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的时候,当生产与传播的权力转向每个人的时候,能否将公众纳入生产与传播的环节中,能否以更具亲和力的姿态、语态与之交流,能否建立起平等互动、令人信赖的朋友关系,决定了平台的用户粘性及其影响力。进而言之,能否理解和把握这种新的沟通机制,决定了传播效力,这是构建良好融合生态的基础。
中宏网版权和免责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