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北京9月30日电 题:中宏观察家王遥访谈:把握绿色金融核心 启航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中宏网记者王镜榕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金融业改革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央行行长易纲日前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作为“重要的世界金融大国”,中国将有序推进金融改革开放创新;推动绿色金融创新和城乡区域金融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国际金融,构建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金融体系。
日前,中宏观察家、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就相关话题接受了本网独家专访。
全球率先完成绿色金融政策顶层设计
中宏网记者: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您怎么看待70年来我国金融事业改革发展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及其绿色发展的崭新前景?
王遥:70年来,中国的金融体系可以说是从无到有,并随着经济发展的需求不断完善,支持了中国各行各业的建设。我国金融事业70年来取得的发展成绩也是我国建国70年发展繁荣的重要成果和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的金融事业更是大步向前:持续推进现代金融体系的构建,金融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调控政策,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金融行业的发展为服务实体产业、支持我国经济转型并向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我国发展绿色金融也已上升成为国家战略,并成为在全球率先完成绿色金融政策顶层设计的国家,绿色金融实践成效显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于发展绿色金融进行了专门强调,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发展绿色金融的战略部署。
近年来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今年2月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对国际国内金融形势的认识,正确把握金融本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精准有效处置重点领域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坚决打好防范化解包括金融风险在内的重大风险攻坚战,推动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这为金融支持供给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和指引。其中,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强调了要通过金融供给侧改革精准支持绿色发展体系,这也为绿色金融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从当前的形势看,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特别是推动智库开展行之有效的绿色金融研究,一方面需要较为有效的数据支撑;另一方面,需要能够"自下而上"进行更接地气的研究。
推动绿色金融"自下而上"创新发展
中宏网记者:日前央财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发布了一系列最新研究报告,您能否结合这些智库成果为我们分享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洞察?
王遥: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在2019年会上发布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包括ESG数据库和相关指数,中国绿色债券发展报告(2019)、中国可持续银行发展报告、绿色票据标准细则及推广路径研究报告、地方绿色金融发展指数及评估报告、中国环境权益发展报告(2019)、"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绿色交通融资报告、多边开发银行在绿色"一带一路"中的角色、亚洲绿色债券发行者如何更好进入国际资本市场、2019养老金融报告、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管理系统两项成果等。
其中,年会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ESG数据库,是由绿金院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团队采用独立方法学研发的,涵盖ESG数据库、ESG评级、ESG评级报告、ESG指数和ESG研报五大功能,国内最大的线上ESG数据库。通过访问该数据库,可以实时、定制化查询中国上市公司及发债主体较为全面的ESG信息,获取ESG评级结果、行业表现、具体指标得分及量化数据。其能够为投资者践行ESG投资理念提供高质量数据基础,推进国内ESG评估的量化和标准化,促进市场上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的ESG投资工具。
此外,于年会上发布的《地方绿色金融发展指数与评价报告(2019)》,通过构建一套涵盖13个二级指标和60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对各省绿色金融发展情况进行打分,更直观地判断各省绿色金融的发展成果,并对各地区绿色金融的发展成绩进行总结梳理。结果显示,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所在省份进行了不少开创性工作,评价分数较高。另外,金融较发达、环保力度较大的省份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较高。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