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瞩目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在即。回望这十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弘扬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围绕互联互通,促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不断实现更加深入的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如今“一带一路”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
扎实打造基础设施通路。共建国家共同推进国际骨干通道建设,打造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中巴经济走廊方向、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方向、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方向、中蒙俄经济走廊方向、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方向、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方向等经济走廊和国际通道建设卓有成效,国际多式联运大通道持续拓展。“空中丝绸之路”和海上互联互通航运通道也在逐步建设完善,合作进一步深化。依托于基础建设“硬联通”,贸易投资规模逐步扩大,贸易投资更加自由化便利化。2013-2022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截至今年8月底,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合作倡议》。
合力共商规则标准框架。中国与共建国家积极展开政策沟通,加快构建多层次沟通交流机制,在发展战略规划、技术经济政策、管理规则和标准等方面发挥政策协同效应,共同制订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以提高合作标准化水平。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外合作伙伴发起成立了20余个专业领域多边对话合作机制,共建国家依托中国-东盟(10+1)合作、中非合作论坛、中阿合作论坛、中拉论坛等重大多边合作机制平台,不断深化务实合作。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已与巴基斯坦、俄罗斯、希腊、埃塞俄比亚、哥斯达黎加等65个国家标准化机构以及国际和区域组织签署了107份标准化合作文件。在共建国家间架起了标准互联互通的桥梁,为拓展跨境投融资渠道提供制度保障。
积极拉近民众心意距离。民心相通奠定了共建“一带一路”的社会根基,共建国家积极开展文化旅游、教育交流、媒体和智库等多方面合作,促进了文明交流互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夯实了民意基础。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与五大洲的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形成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中国依托这些民生工程帮助共建国家民众增加收入,加强共建国家之间的民心交流。
十年砥砺前行换得累累硕果。“一带一路”承载着中国与共建国家对和平发展的共同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依托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新契机,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十周年为新起点,展望未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必将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开展,以进一步促进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共建国家共享发展成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者:阳旸、谭子忻、陈婧之,湖南师范大学)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