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枣庄市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努力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今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9%,连续14个季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17镇入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滕州市上榜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9个国省控河流断面水质始终保持Ⅲ类标准,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65.6%。
枣庄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城市承载功能更加完备,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十四五”期间,累计改造燃气管网504公里、供热管网141公里,城市燃气、集中供热普及率逾98%。先后实施城市更新项目160个,已完工119个,完成投资411.14亿元;改造老旧小区624个、受益居民12.6万户;改造雨污合流管网107.13公里,有效减少雨季污水溢流对水体的污染。
枣庄持续提升治理水平,增强群众获得感。在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总面积约120平方米的三面大屏,实时显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网格化服务管理等相关数据,汇聚重点领域视频监控资源7万余路。中心横向对接市直部门,纵向贯通市、区(市)、镇(街)、村(居)四级,建立了扁平化和协同化运作体系,基本实现“一屏观全市、一屏管全市”。枣庄还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系统打造“无押金城市”,首批明确医院住院、宾馆住宿、房屋租赁、图书借阅等12个具体改革领域,用信用管理替代押金,并推广“信用代证”模式,实现“一份信用报告”代替“一摞证明”。
枣庄以创新驱动引领产城融合,统筹推进化工、机床、建材、纺织等传统产业升级,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新兴产业,前瞻布局低空经济、绿色算力等未来产业,持续擦亮“中国新能源电池名城”“中国中小机床之都”等城市名片。今年以来,通过产学研合作实施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15项,为94家企业、孵化载体兑现省级“小升高”补助资金975万元。目前,全市非煤产业增加值占比达81.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至50.84%。截至今年9月底,新能源装机容量达437.8万千瓦,占电源总装机的4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