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地方发展
  • 中宏网首页 >
  • 地方发展 >
  • 正文

中交一航局二公司:昼夜赶工筑起“海上长城”

2025-11-12 10:57:13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深秋的夜晚,琅琊台海湾的风裹着咸腥味撞在中交一航局二公司青岛港董家口港区胡家山防波堤工程的钢模板上,发出呜呜的低吼。在胡家山防波堤西堤,两排疝气灯将300米作业面照得如同白昼,从远处看出又显得那么渺小。在西堤挡浪墙施工现场,振捣棒的嗡鸣与海浪的拍打声交织成昼夜不停的施工交响——距离项目部定下的完工节点还有十几天,而天气预报显示,11月1日后5度,最低气温将会降到5℃左右。

  “模板拼接缝再检查!漏浆就等于砸招牌!”现场施工工长老管的吼声穿透嘈杂的机械声。他裹着沾满水泥渍的工装,踩着被海浪打湿的脚手板走到模板旁,手里的手电筒在接缝处扫过。随着施工工期的日益临近,他做好了黑白颠倒的准备。现在是24小时赶工,“挡浪墙是防波堤的‘咽喉’,这最后九段必须接住风浪的考验。”

  对于这位有着十几年工作经验的老把式来说,赶工期要天时地利人和,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下一个环节。此时,钢筋班组的老张正带着徒弟们绑扎墙体钢筋。按设计要求,挡浪墙采用C40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需严格控制在60毫米。“以前干工程有人说‘差不多就行’,但在这海上,差一毫米都可能出问题。”他抹了把额头的汗,工装后背已结出一层白碱,这是汗水浸透又风干的痕迹。

  最近几天,天气稍显好转,没有那么多的雨水,凌晨6点,第一辆混凝土搅拌车通过运输船缓缓驶入现场。试验班长庄梁举着检测仪器冲了上去,对坍落度、入模温度进行检测。为了平稳推进项目建设,每次赶上打灰时,他都是第一时间赶到施工现场进行测试,“这批料流动性刚好,入模温度也高于5℃,符合要求!”庄梁的声音带着疲惫却格外坚定,眼镜片上的雾气被海风一吹,很快又蒙上一层薄霜。

  浇筑作业在晨曦中拉开序幕。老管站在操作平台上指挥,两名工人握着振捣器按照30厘米间距往复移动,每插入一次都数着秒数:“10秒,拔出来!”这是他们摸索出的经验——多振捣几秒能减少气泡,让混凝土更密实。正午时分,太阳短暂穿透云层,从陆地上送过来的盒饭,他们也没时间吃,手里的活儿从没停过。

  暮色再次降临,气温骤降至5℃。刚浇筑完的墙体已被保温棉被严实裹住,两台暖风机对着模板不停送风。老管拿着红外测温仪逐个点位检测,当发现一处模板接缝有细微漏浆时,他立刻趴在地上,用调好的水泥砂浆一点点封堵。冰冷的海风灌进衣领,他的手指很快冻得僵硬,只能不时哈口气搓一搓。“这墙得比自家院墙结实十倍,漏一点都不行。”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在崭新的挡浪墙上时,最后一方混凝土注入模板。老管和同事们站在堤顶,望着这条与已完工墙体完美衔接的“银带”,突然笑了起来。测量员用全站仪测得平整度误差仅2毫米,轴线偏差控制在10毫米内,远优于规范要求。

  中午时分,养护班组架起了喷淋设备,细密的水雾裹住挡浪墙,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老王掏出手机,拍下这段凝聚心血的工程,他的手机相册里,还存着三年前工程破土时的照片,那时的琅琊台海湾还只有汹涌的浪涛。

  “轰隆——”远处的起重船鸣笛致敬。老管知道,这座总长2601米的“海上长城”即将真正完工。那些疝气灯下忙碌的身影,那些冻得通红的双手,那些汗水浸透的工装,都已成为“海上长城”最坚实的底色,在琅琊台海湾的风浪中静静矗立。(供稿 高铭)


编辑:马婉君
审核:王怡然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