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互动”,从“会场之上”走向“生活之中”。今年以来,潍坊市奎文区通过构建精准化的内容体系、创新互动化的传播方式、筑牢全域化的服务阵地三大路径,探索形成了一条特色鲜明、富有成效的基层理论宣讲新路子,有效推动了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落地生根。

构建精准供给内容体系,定制“理论菜单”夯实惠民根基
“以前听宣讲,总觉得内容离自己太远,现在不一样了,社区提前问需求,讲的都是我们关心的养老政策、医保报销这些实在事。”奎文区梨园街道樱南社区居民牛振刚的感慨,道出了奎文区理论宣讲“精准供给”的显著成效。
据悉,为破解以往理论宣讲“内容空泛、供需错位”问题,奎文区建立“需求调研—内容定制—精准配送”闭环机制,组建专班队伍,精准把握理论宣讲的时度效,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等重大主题,精心策划研发宣讲课件20余个,为基层提供权威生动的宣讲素材。构建针对领导干部、基层党员、青年群体、基层群众四大基础类别,以及根据实际需要的特定群体为主要对象的“4+X”分众传播体系,开展机关讲堂、村史馆沉浸式宣讲、“青年说”宣讲、“百姓故事会”社区宣讲等各类分众宣讲200余场。聚焦核心主题,针对党员干部、社区居民、青少年等不同群体特点,彰显本土特色,注重从红色历史、发展实践、先进典型中汲取养分,让理论宣讲真正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创新互动融入传播形式,提升惠民温度
“这样的宣讲太有意思了,不仅听得懂,还能参与进来,不知不觉就把党的好政策记在心里了。”奎文区大虞街道东庄社区,一场“老姊妹”文艺宣讲结束后,居民杜秀丽连连点赞。

奎文区创新传播模式,将理论政策解读融合到短视频、情景剧、快板、歌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指导文艺宣讲员与理论专家共同创作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文艺宣讲作品,今年先后创作出了“沂蒙精神代代传”主题情景剧《乳娘》《女子火线桥》、弘扬核心价值观主题山东快书《孙二娘新传》等多部文艺宣讲作品。积极探索短视频、线上直播等新媒体技术,拓展理论宣讲的时空界限,廿里堡街道拍摄的宣讲短视频在核心商圈大屏循环播放,北苑街道“先锋青年说”品牌已完成24期线上宣讲视频录制,实现了理论传播的“永不下线”。开展“青年说”“百姓宣讲团巡讲”“奎声嘹亮·巾帼开讲”巡讲活动、“五老”志愿者宣讲进校园等各类百姓宣讲活动110余场次,真正让群众成为宣讲的主角。

筑牢服务多元阵地,延伸惠民触角
奎文区不断建强“固定+流动”阵地网络,在商务楼宇、产业园区、“红色物业”服务中心等增设理论宣讲点,构建“10分钟理论服务圈”。依托小区广场、楼院开展“马扎宣讲”,用乡音土话解读“大道理”,打造了“广场上·百姓家”“马扎议事会”等特色宣讲场景,今年以来利用各类特色阵地开展宣讲80余场次。
“这样的活动太赞了!以往总觉得党史学习教育有些严肃枯燥,没想到如今像坐了马扎聊天一样,年轻人还用接地气的方式讲述,一下子就拉近了我们与历史的距离。”奎文区北苑街道卧龙社区的“青年说”宣讲让老党员宫伸书感触颇深。

与此同时,奎文区还在健全宣讲队伍建设机制上下功夫,培育“专业+草根”宣讲队伍,组建理论宣讲专家库,培育全区各类宣讲员队伍500余人。开展“百姓名嘴”培育工程,鼓励辖区任国民、丁桂英团队、白冬梅团队等骨干宣讲员,以快板、情景剧等形式传递基层正能量。完善“宣讲+服务”反馈机制,在开展理论宣讲的同时,同步提供政策咨询、技能培训、民生代办等便民服务,让群众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实惠。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