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人才第一资源定位,如何激活产业强县的内生发展动能?近年来,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紧扣“装备制造、超硬材料、医药制造”等重点产业发展需求,以“双招双引”聚人才,以“校企合作”用智慧,以柔性机制育成果,以暖心服务留人才,依托“人才链”优化提升“产业链”“创新链”,将人才优势加速转化为发展胜势。
近日,在前期精准对接和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省博士服务团成员、郑州大学力学与安全工程学院副教授李姿琳到河南睿质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挂职锻炼,担任公司总工程师一职。公司负责人表示:“李教授的专业方向与公司技术需求精准对口,她的加入不仅能够帮助企业突破发展难题,也将有力补强县装备制造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提升产业韧性。”
精准,是方城引才的首要关键。为确保引进人才在产业链上精准落位、发挥最大效能,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深入产业一线开展调研,绘制“产业人才需求图谱”,推动实现“按图索骥”精准引才。针对高层次领军人才,采取“全职+柔性”双轨引才机制,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开放理念,通过顾问指导、项目合作、“博士服务团”“百名人才进百企”及校企对接等途径,成功引入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葛昌纯、华中科技大学毛新勇教授、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于军博士等一批高层次专家人才。在机制创新方面,方城县设立编制周转池,灵活调剂100个专项编制,破解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编制瓶颈。为进一步拓展招才网络,设立驻郑州、深圳、洛阳人才工作站,推行招商与招才深度融合,聘请河南中医药大学原党委副书记郭德欣、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党委书记任富增、洛阳市轴承研究所总工程师赵广炎等高层次人才为“方城招才大使”,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带动裕才回归、裕资返乡、裕商兴业,激活发展动能。
在方城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河南中钻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功能粉末冶金材料建设项目正加紧施工。作为高端合金粉末研发生产企业,该公司依托“河南省增材制造高温合金粉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引进高校专家团队,突破多项“卡脖子”技术。当前总投资1.6亿元的新项目开工建设,标志着企业在功能粉末冶金材料领域,实现了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应用的关键跨越。
善用,是发挥人才效能的重要环节。方城坚持“以用为本”,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搭建高能级平台,真正让人才的创造活力与产业发展需求深度融合。一方面,持续拓展深化与北京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30余所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支持高校科研人员在方城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精准对接。另一方面,大力构建多层次创新载体,建成以中南钻石的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裕泰隆院士工作站、瀚瑞特中原学者工作站为代表的研发平台近200个,培育煜众精密机械等近6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余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依托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引进2家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7家市创新人才团队,攻克纳米金刚石高性能重防腐涂料制备技术等多项难题,成功实施中央引导项目、省级重大科技专项、省重点研发项目,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5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6.5亿元。
“当初我带着技术回来创业,县里帮着协调厂房、对接金融机构,从那个小厂房起步,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离不开县委、县政府一如既往地支持。”回忆起创业之初,煜众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创始人耿兴感慨万千。如今,这家年轻企业,依托人才优势和技术创新,实现了与世界前沿技术充分接轨、保持同步。
服务,是方城的爱才之诺。针对初创企业发展痛点,方城县制定出台《关于深入实施“诸葛英才计划”加快新时代人才强县建设的若干措施》和《方城县高层次人才认定支持办法(试行)》,每年拿出财政收入的2%作为人才专项资金,2020年以来为产业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兑现各类奖补资金1000余万元,近三年来,为各类人才发放创业补贴20笔10余万元、为毕业大学生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笔320余万元。建成540套县级人才公寓,发放“诸葛英才”一卡通,设立人才服务窗口、线上诸葛英才智慧服务平台。依托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这一载体,通过减免租金、水电网费等费用,提供创业指导、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社保办理等“一站式”政务服务,为回创人才打造低成本、全要素、便利化的发展环境。
“下一步,方城将始终秉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以更开放的格局、更优质的服务、更肥沃的土壤,围绕产业链精准配置人才链,依靠人才链优化提升创新链,让更多人才选择方城、扎根方城、成就方城。”方城县委书记、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伟表示。(中共方城县委组织部)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