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地方发展
  • 中宏网首页 >
  • 地方发展 >
  • 正文

晋中“十四五”水利建设成效卓著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水动能”

2025-11-07 09:53:08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11月5日上午,中共晋中市委宣传部、晋中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见证高质量发展的晋中实践”——晋中市辉煌“十四五”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五场。

20251107095548bG9Ywu.jpg

晋中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学文在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以来,晋中市水利部门按照“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的兴水之责,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代水网建设、水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修复、水民生保障、水领域改革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51107095613479si1.jpg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十四五”以来,晋中市水利系统紧抓政策机遇,不断创新投融资模式,累计争取省级以上资金42.52亿元,撬动社会资本19亿元,预计可完成水利投资148.5亿元,比“十三五”投资增加19%。特别是2024年,争取上级资金达到10.45亿元,创历史最高。

  “十四五”以来,全市共实施重点水利工程213处,新建水库5座,实施东山供水工程县域配套小水网18项,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625处,灌区节水项目5个,治理河道总长达到917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06平方公里。全市水利基础设施布局更加科学,结构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备。

  骨干水网工程建设提速推进

  晋中市以县域配套水网等骨干工程为抓手,实施总投资13.67亿元的东山供水县域配套小水网工程建设,2022年主体完工,2023年完成试通水,累计调水1200万方,科学高效的供水管理运行机制基本建成,水价机制初步确立。完成5座调蓄水库及昔阳、祁县等供水网络的联通工程建设,积极推进中部引黄县域小水网配套工程建设,实现库库联通、河库联通。全市新增供水能力8140万立方米,总供水能力达到8.07亿立方米,“四纵两横、十河连通、黄漳济汾、河库蓄排、智慧管理、人水和谐”的晋中现代水网格局初步形成。

  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持续增强

  针对2021年最强秋汛暴露出来的防洪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晋中市坚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同步发力。开展防洪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总投资31.57亿元的河道治理工程57项,完成15座水库续建改造和除险加固。全市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基本治理完成,治理河道785.4余公里。

  同时,全面建实建强防御备战工作体系,健全多部门联合会商机制,搭建具有“四预”功能的智慧水利管理平台,构建起“空、天、地、人”立体防洪保安监管体系,“测、防、报”技术支撑能力整体提升,成功应对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暴雨洪水灾害和今年7月强降雨过程,消减洪峰流量80%以上,实现了“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的防洪保安目标。截至10月底,全市63座水库蓄水1.9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1%,为明年农业灌溉和城乡供水提供了有力支撑。

  水资源集约节约水平不断提升

  晋中市严格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要求,以建设“四水四定”晋中示范先行区为牵引,从严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近千亿元的良好态势下,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28.2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2.9立方米,较2020年下降21.32%,在全国全省处于领先水平。全市用水总量从2020年的6.73亿立方米下降到2024年的6.39亿立方米,降低5.0%。全市11个县(区、市)实现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全覆盖。实施8项超采区综合治理工程,全市超采区面积由1280平方公里缩减到665平方公里,缩减了48%。实施5项灌区新建及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77.39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由“十三五”末的0.57提高到0.59。全国农业灌溉机井“以电折水”取水计量推进会在晋中市成功召开。

  河湖生态修复治理成效显著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晋中市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全力推进母亲河复苏行动和幸福河湖建设,全市创建幸福河湖12条。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和河道采砂整治专项行动,累计发现问题251处,全部完成整改,实现动态清零。晋中市水利局被水利部评为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先进集体,《人民日报》对晋中市河湖管护经验进行专版报道。以生态修复工程为支撑,完成总投资37.69亿元的汾河百公里生态治理修复工程,治理修复河道131公里;实施总投资30.4亿元的6大类30项“一泓清水入黄河”水利工程;实施投资1.29亿元的273.5平方公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和2万亩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经过系统治理、综合施策,河湖水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天鹅、黑鹳等珍惜鸟类成群驻足,成为库区河道常客,漳河两岸、汾水之滨、云簇湖畔、潇河岸边成为广大市民亲水戏水的休闲场所和“怡然见晋中”文旅新IP,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在晋中大地延伸铺展。

  民生水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晋中市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将农村供水这一民生实事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累计投资13.3亿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维修养护工程2029处,农村供水保障工程625处,全市101个乡镇、1942个行政村、239.2万人实现供水保障全覆盖。农村供水规模化率由2022年32.24%提高到53.49%,自来水普及率由98.36%提高到99.27%,集中供水率由98.76%提高到99.27%,千人集中供水工程净化消毒设施设备“应配尽配”率由27%提高到100%,8县(区、市)实现农村供水县域统管。农村供水实现了从有到优、从小到大、从局部到全域的根本性改变。第二届全国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发展论坛在晋中市成功举办。

  水利领域综合改革走向深入

  “十四五”期间,晋中市主动承接改革试点任务,指导灵石县拍出全国再生水水权交易第一单,介休市实施全国县域小型引调水工程试点建设,创建祁县全国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农业用水权改革、数字灌区建设的“三合一”试点建设示范样板,积极发挥祁县改革集成优势,争取到昌源河国家级幸福河湖项目建设试点和水预算管理省级试点,进行“五合一”的整体融合、统筹推进,持续擦亮晋中水利的品牌。同时,示范引领全市,学习借鉴典型经验,累计完成水权交易2490单,交易水量4233万立方米,实现了让水权流动起来,水资源活起来。在总结和推广“两权一补”介休模式和“存量+新建”和顺模式基础上,谋划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11个,探索形成“资产整合、金融支持、多元互补”的水利投融资创新体系。全力打造“四水四定”晋中模式和介休先行示范区,为全省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晋中经验、晋中样板和晋中模式。

  下一步,晋中市将持续巩固“十四五”水利发展成果,以落实“四水四定”要求为主线,持续织严水资源管控网、织密水民生服务网、织牢水灾害防御网、织好水生态改善网、织活水改革试点网,为全市“十五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实的水支撑、水保障。(图 赵建波)

编辑:宁晋环
审核:王怡然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