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地方发展
  • 中宏网首页 >
  • 地方发展 >
  • 正文

法润民生 | 一泓清水润古城:大运河的济宁守护

2025-11-06 17:27:50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济宁的血脉里,流淌着一条千年的河——大运河。它是记忆,是风景,承载着这座城市的生生不息。如何让大运河永葆生机,更好地惠及千家万户?答案,就在法治的守护里。

  民有所呼,法有所应。全国首部专门保护管理大运河岸线的地方性法规《济宁市大运河岸线保护管理条例》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坚持问题导向,划出了保护“红线”,让黑臭水体成为历史;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水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如今的京杭大运河的济宁段,沿岸自然岸线率达91.5%,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水蕨等水生植物达103种,高体鳑鲏、红鳍原鲌等鱼类达78种,“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等10余种稀有动物在运河繁衍生息。《条例》实施以来,送给了我们一份份弥足珍贵的生态礼物。

  守护,是为了更好地共享与发展。我们以《条例》为引领,以“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为目标,科学、高效开发利用大运河岸线,疏通运河航道、搭建物流专班、对接公铁水运输,数字赋能推动内河航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让“黄金水道”发挥“黄金效益”,古老运河焕发时代新辉。

  一部《条例》,一份承诺。它用法治的力量,将大运河的明天与我们每个人的幸福生活紧密相连。爱护运河,就是爱护我们自己的家园。让我们自觉成为《条例》的支持者和践行者,共同见证“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人和”的新济宁!(供稿 中共济宁市委网信办 济宁市司法局)


编辑:马婉君
审核:王怡然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