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生长之土,市场主体发展之本,而诚信则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石与核心。作为规范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市场主体的关键平台,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始终将诚信建设贯穿于工作全过程,以信用“软实力”筑优营商“硬环境”,持续激发市场活力,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竞争,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健全信用机制,构筑公平竞争基础
息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深知,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首先依赖于健全的信用体系。着力构建覆盖所有参与主体的信用记录与评价机制。严格实行供应商、采购人、评审专家等主体的信用信息采集与管理,将信用核查嵌入项目委托、文件备案、投标响应、专家抽取等关键环节。对于在交易活动中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主体,依法依规采取限制参与交易、列入重点关注名单等措施。同时,积极探索建立“信用+承诺”制度,简化对信用良好市场主体的准入管理,推动形成“守信者降本增效、失信者处处受限”的良性循环,让诚信成为参与公共资源交易的“通行证”。
深化平台整合,提升透明服务效能
息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致力于打造更加阳光、高效的电子化交易服务平台,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交易在透明中完成。全面推行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实现信息发布、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合同签订、资金支付等环节全程留痕、实时可查。此举不仅极大提升了交易效率,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更有效压缩了权力寻租和暗箱操作的空间。主动公开交易规则、流程、结果以及监管信息,畅通异议、投诉渠道,自觉接受社会监督。通过技术赋能,确保公共资源交易在“玻璃房”内进行,极大地增强了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安全感。
实施联合惩戒,强化信用激励导向
息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积极协同财政、发展改革、市场监管、审计等部门,构建跨部门、跨领域的信用监管与联合惩戒机制。对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认定的严重失信主体,推动实现信息互认共享和惩戒措施联动,依法依规在市场监管、融资信贷、税收管理、荣誉称号等方面予以限制,大幅提高失信成本。反之,对于连续多年信用记录优良的市场主体,息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探索在采购招标、工程建设项目中给予减免投标保证金、提高预付款比例等实质性激励,并在评先评优中优先推荐,树立“守信有益、信用有价”的鲜明导向。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