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10月31日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王浩在会上介绍:“省教育厅按照省‘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要求,充分发挥高校重要动力源作用,多措并举,全力支持创新型省份建设。”

优化教育资源布局,赋能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期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通过新设、升格等方式,扩充、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王浩说:“2024年,康复大学作为我省首所新型研究型大学正式招生。”目前,山东省共有普通高校167所,其中普通本科高校68所、本科层次职业大学4所。研究生和普通、职业本专科在校生规模达298.57万人。超过半数普通本科高校取得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现有博士、硕士学位点1300余个。全省高等教育资源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提升人才培育质量,服务区域产业需求
有组织加强人才引育,大力引进国际一流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十四五”期间,山东省高校国家级人才数量增长57%,实现高层次人才快速集聚。加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推进理工结合、工工贯通、医工融合、农工交叉,面向战略急需和新兴领域,建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19个、急需领域拔尖学生培养项目33个。深化科产教协同育人,建强国家和省级卓越工程师学院,布局建设27个未来技术学院、109个专业特色学院、191个现代产业学院,深度赋能山东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安排专项招生计划,支持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开展省级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试点。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校企双方互派科技专家和产业导师2.9万人次,充分释放人才创新活力。
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强化成果转化效能
以山东重点产业需求为牵引,打造高校战略科技力量。高校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数量实现重大跃升,全国重点实验室数量较重组前增长了7.7倍;此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重点实验室数量分别增长25.9%、58.3%。强化有组织科研与协同创新,高校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15项,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在《自然》《科学》《细胞》等世界顶级学术期刊发表。高校科研经费大幅增长,比“十三五”末增长62.2%。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创新,推动大学科技园转型升级,建设5家国家级、17家省级大学科技园,打造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组织高校充分融入“山东科技大市场”,发布高校科技成果5.3万项,成交金额近9亿元,推动校企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精准对接和高效落地。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