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吊销未注销企业“注销难”问题逐渐凸显,众多“僵尸企业”的存续,在占用海量资源的同时,也制约了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流动。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市场监管局主动破除被吊销企业存在的“营业执照被吊销就等于注销”的错误认识,针对被吊销企业“注销难”的堵点问题,深入研究吊销未注销企业公益清算强制退出政策,探索建立长期吊销未注销企业公益清算强制退出制度,化解制约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僵尸企业”困局,着力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县域经济深度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坚持试点先行,对症下药破解吊销未注销难题。深挖“注销难”根本原因,对症下药,出台关于解决经营主体注销难问题的实施意见,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解决企业快速便捷退出市场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同时,将谯楼、淮河、龙湖等街道办事处区域作为改革试点,不断总结试点经验,深入研究吊销未注销企业公益清算强制退出政策,全面解决长期以来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企业退出难问题。
重塑注销流程,着力提升注销登记便利化水平。针对企业办理注销登记“决议难”“清算难”等问题,息县市场监管局主动加强与县人民法院会商研判,协调成立“公益清算”领导小组,重塑注销流程,探索以“公益清算”方式推动“僵尸企业”顺利退出市场。主动打破由企业股东作出决议、申请清算的传统路径,改变“企业依法形成决议—宣告企业解散—成立清算组,开展清算—制作清算报告—办理注销登记”的固定模式,在全国创造性提出“市场监管部门代替企业提出注销申请—人民法院向属地市场监管、公安、人社、自然资源、商务、税务、医保、海关、人民银行等部门查询经营主体相关信息—人民法院指定清算组开展清算,并出具强制注销文书—市场监管部门办理注销登记”的全新流程模式,在全国注销登记工作中蹚出了一条新路子。
注重数字赋能,全面压减注销登记成本。在公益清算注销流程中,通过整合各部门间数据资源,强化部门间的数据共享与协同合作,全面掌握企业运营情况,有效解决因信息不透明、不对称导致的注销难题,打破注销过程中的“信息壁垒”。市场监管部门、人民法院以及其他相关政府部门各司其职,通力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依据职能权限作出判定,最大程度压减企业注销登记成本,让清算注销工作更加高效、快捷、准确。
息县市场监管局探索开展的长期吊销未注销企业公益清算强制退出改革,不仅推动了经营主体的“新陈代谢”,保障了经营主体的优胜劣汰,提升了经营主体的发展质量,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竞争力,还有效促进了各类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进一步优化了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受到经营主体的一致好评。目前,已有57家长期吊销未注销公司通过公益清算完成注销登记。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