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地方发展
  • 中宏网首页 >
  • 地方发展 >
  • 正文

运城市东湖农贸市场:烟火气里藏着的“舌尖盛宴”

2025-10-06 11:49:49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讯 晨光刚洒向街巷,东湖农贸市场已率先苏醒。清晨6点30分,随着第一家早餐摊升起炊烟,这座藏着地道运城风味的市井地标,正式开启了假日“寻味模式”。

图片1.png

  从清晨到午后,胡辣汤的醇厚、水煎包的焦香、稷山麻花的酥脆在空气里交织,摊主的吆喝声、游客的谈笑声与此起彼伏的切菜声相映,日均5万人次的客流在此汇聚,让这里成为游客解锁运城的“第一站”,也成为假期里最具烟火气的“打卡地”。

  清晨8点,市场入口处的早餐区已排起长队。北侧摊位前,摊主王师傅正熟练地颠着铁锅,金黄的水煎包在锅底滋滋作响,翻面时洒下的清水遇热蒸腾,裹着肉香的白烟引得路人频频驻足。

  “刚出锅的水煎包,皮薄馅大,来两个尝尝!”王师傅的吆喝声刚落,来自临猗的游客程轩浩便拉着同伴挤到摊前:“早就听说这儿是网红市场,特意赶早来的。你看这人气,光早餐摊就有十几种,比预想的还热闹!”话音未落,隔壁摊位的胡辣汤已盛出一碗,浓稠的汤汁里飘着木耳、豆腐丝,撒上一勺香油和香菜,热乎的香气直钻鼻腔,不少游客端着碗站在路边,就着刚炸好的小油条,吃得格外满足。

  往里走,特产区的热闹丝毫不输早餐区。玻璃柜里码得整整齐齐的闻喜煮饼裹着芝麻,透明罐子里的平陆苹果干色泽鲜亮,摊位前的试吃盒刚摆上就被一扫而空。

  在运城上大学的张溶芝正拿着手机对照清单采购:“放假回家,特意来买些本地特产。我妈爱吃煮饼,我爸喜欢稷山麻花,刚问了摊主,都是现做的,带回去新鲜。”

  摊主李大姐一边帮她打包,一边笑着介绍:“这几天游客多,光是煮饼每天就能卖出去两百多盒,不少人都是买了送亲戚朋友,说要把运城的味道带回去。”除了传统特产,市场里的新鲜果蔬也成了“香饽饽”,刚从地里摘来的运城冬枣脆甜多汁,带着露水的西红柿色泽红润,游客们提着的购物袋里,装着满满的市井滋味。

  这般热闹的景象背后,是市场全方位的服务保障。“双节前我们就做了预案,就是要让游客吃得放心、逛得舒心。”盐湖区东湖农贸市场经理李建龙介绍,针对假日客流高峰,市场不仅将营业时间从往常的早7点提前至6点30分,延长至下午5点,更在安全与环境管理上做足了功夫。每日清晨营业前,工作人员会对所有餐饮摊位的食材进行抽检,查看进货单据,确保来源可溯;上午和下午各开展一次安全巡查,重点检查电路电线是否老化、煤气罐是否规范存放、消防器材是否完好,从源头筑牢安全防线。同时,市场增派了10名安保人员,分成两组在各个区域巡逻,一边引导游客有序通行,避免拥堵,一边及时清理地面垃圾,保持摊位周边整洁。

  “你看这过道,虽然人多,但走起来不挤,地面也干净,逛着心里踏实。”刚买完菜的市民王阿姨说,即便在客流高峰,市场里也没出现过杂乱的情况。

  当午后的阳光透过市场顶棚的缝隙洒下来,游客们提着沉甸甸的购物袋陆续离开,摊主们趁着间隙整理摊位,准备迎接傍晚的小高峰。升腾的烟火、往来的人群、地道的风味,东湖农贸市场以最鲜活的市井图景,勾勒出运城假期的独特魅力——这里没有景区的喧嚣,却有着最动人的生活气息,让每一位前来寻味的人,都能在烟火气里读懂这座城的温暖与滋味。(图文 刘文齐 刘建全)


编辑:富宇
审核:张强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